樺蛺蝶(↑) (蛺蝶科)展翅50-60mm,翅面棕褐色,近基部有6-7條黑色橫紋,亞端線黑色,翅緣白色,翅腹面黑褐色有6-7條黑色波浪狀紋,近翅端有一枚白斑,雌蝶翅膀表面線條較發達。
本種又稱波蛺蝶、篦麻蝶,分布於低海拔山區,主要在中、南部,北部較少見,幼蟲以大戟科的蓖麻寄主,終齡幼蟲體背黑色,中央有一條黃色縱紋,兩邊各有紅斑排列,體側具棘刺,蛹有綠色和褐色兩型,成蟲冬季可見,局部地區普遍,常見於田野低矮的草叢上飛舞,習性敏感。(樺蛺蝶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樺(ㄏㄨㄚˋ)蛺(ㄐㄧㄚˊ)蝶展翅5-6公分,翅面棕褐色(上圖看到的顏色)
翅腹面黑褐色(本文第一張圖片)有6-7條黑色波浪狀紋,翅緣白色,近翅端有一枚白斑(↑)
但是,本篇重點不在介紹樺蛺蝶,而是交配中的樺蛺蝶要如何分辨雄與雌?
這是我第二次來相同地方拍攝樺蛺蝶。上次來這裡拍攝的時候,樺蛺蝶只有零星幾隻在飛舞,而樺蛺蝶的敏感度又非常高,我稍微靠近時,牠們馬上就飛走了,因此第一次來這裡只能夠拍拍牠的幼蟲。
經過幾天的陰霾氣候,忽見轉晴的好天氣,我再次來到這處蓖麻園,很令我訝異的是,樺蛺蝶竟然是滿天飛舞,且還是滿園春色!平常想拍張蝴蝶交配的畫面都得靠運氣和耐心等待,但此時的蓖麻園,樺蛺蝶好像群聚在一起開Party一樣,到處都是談情說愛和交配的畫面,讓人想避開都很難,只好看下去…
雄蝶與雌蝶在交配前,他們如何求偶和成功配對???!!!
這是我駐足詳細觀察雄蝶與雌蝶的交配過程,雖不一定對,但頗值得參考:
首先,雌蝶會停留在枝葉,慢慢等待雄蝶的青睞;這情況和我們對昆蟲的交配認知有點落差哦!
上圖(↑)在下方的是雌蝶,牠停在葉面很久,許多雄蝶在牠上面飛來飛去,
雄蝶飛來又飛走,到底是被雌蝶拒絕,還是其他原因?則有待專家解釋。
又過了一會兒,一隻雄蝶停在牠上面,好像在溝通?沒多久,雙方嘴巴上的吸管都打了個圓圈。
打圈圈是OK吧?兩隻樺蛺蝶就開始交配(↓);哈~非常有意思的蝴蝶交配過程!
注意看樺蛺蝶停留的那片破碎葉片,都沒有變換場景,表示是連續動作
雄蝶飛下來後,貼在雌蝶的下方;如何區分雄蝶與雌蝶?雄蝶的翅膀較雌蝶的翅膀大和鮮艷
咦?蝴蝶不是反方向的尾對尾交配嗎?牠們交配之前在做什麼?莫非是調情?
我們也可從蝴蝶腹部分辨雄與雌,雄蝴蝶的體型小,腹部細長;雌蝴蝶體型較大,腹部較短較寬
雄蝶生殖器有對夾尾器,成一條線的形狀,牠可以將雌蝶的產卵管緊緊夾住
因此,當我的照相機太靠近牠們時,雄蝶馬上將生殖器夾住雌蝶的輸卵管,拍打翅膀倒著飛行,但飛不遠
我這樣描述,大家應知道哪隻是雄蝶與雌蝶了吧?左邊是雌蝶,右邊是雄蝶也!
樺蛺蝶交配的時間有多久?從我開始拍攝牠們交配到最後一張,已過了15分鐘,但交配仍沒結束
而我也不好意思繼續看蝴蝶在交配,所以樺蛺蝶交配的時間有多長?尚是個未知數?!
為了讓樺蛺蝶交配畫面達到最佳視覺效果,點上面的相片都可以變成大圖
樺蛺蝶和牠的終齡幼蟲
樺俠蝶的成蟲和幼蟲都是棕褐色,終齡幼蟲的體長約兩公分(↑)
終齡幼蟲體背為黑色,中央有一條黃色縱紋,兩邊各有紅斑排列,體側佈滿棘刺
樺俠蝶的幼蟲以大戟科的蓖麻寄主,因此又有蓖麻蝶之稱;蓖麻樹的葉子幾乎被幼蟲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