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蜘蛛目 (37)
- Jul 01 Mon 2024 07:16
好像一顆仙桃的《偽弓足伊氏蛛》
- Apr 09 Tue 2024 07:30
毛垛兜跳蛛與細白帶長角蛾
毛垛兜跳蛛(體長3-9mm)捕獲一隻比牠體型還大的細白帶長角蛾(體長14-18mm)(↑)
畫面看起來有點殘忍,但昆蟲的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人類何嘗不也是一樣?
雖然多數蛾類主要以植物的葉子為食,但少數捕食性蛾類仍會以蚜蟲、介殼蟲等為食。
大自然就是這般奧妙,生物之間不是「捕食」就是「被捕食」,相互依存形成一條食物鏈
任何一種生物生命延長了,另一種生物卻被消滅;如蜘蛛吃掉蛾類昆蟲,才得以繼續存活!
- Oct 22 Sun 2023 15:45
大鳥糞蛛
- Oct 09 Mon 2023 17:13
苗栗縣三義鄉再次看到「珠斑銀板蛛」
自今年(8/19)在三義發現台灣首次現身的珠斑銀板蛛後,即對這隻腹部猶似紅寶石的蜘蛛懸念著,此後我經常到這條產業道路尋找,希望有天再看見並多拍幾張特寫鏡頭,但皆無所獲。
皇天不負苦心人,昨天(10/8)果然在三義同條產業又看見牠,這次看到珠斑銀板蛛的地點與第一次相差500M;所以珠斑銀板蛛在這條山路應已繁殖落地生根,且數量亦非常多,只是須耐心尋找。
- Sep 04 Mon 2023 08:08
長相超奇怪的〖錫蘭瘤蟹蛛〗
- Sep 02 Sat 2023 07:13
柔弱黑條蠅虎
多數人拍照都喜歡用綠色當背景,但某些標的物若用淺色背景,反而更能襯托主題的鮮豔
前些日在葉背拍攝珠斑銀板蛛,發現牠腹部紅斑透過淺色背景的光線折射,呈現出紅寶石般的耀眼!
上圖(↑)在葉背的柔弱黑條蠅虎,牠的藍色身軀是不是比在葉面拍攝(↓)更加亮麗?
- Aug 27 Sun 2023 07:10
台灣首次發現狀似紅寶石般閃閃發亮的「珠斑銀板蛛」
- Aug 11 Fri 2023 07:35
艾瑟毛圓蛛(雌)
蜘蛛名稱:艾瑟毛圓蛛(雌):金蛛科,毛圓蛛屬
型態描述:體長3.6–4.2mm,體色黑褐色密部白色短毛,腹部略呈腎形,腹背中後段中央灰白色,上有四枚橫列平行的黑斑,側緣顏色較暗,尾端黑色。
分布概況: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體型大小差異大,曾見最小的體長僅0.22公分,常見於庭院、行道樹、花園、竹林等葉面,停棲時習慣將步足彎曲前伸,頭部上方的4枚眼式呈矩形排列,網圓型。
- Aug 18 Thu 2022 15:45
象形文樹貓蛛
俗名:象形文樹貓蛛(紅褐色型)
英文名:Lynx Spider
科名:貓蛛科
象形紋樹貓蛛:體長4.3-10.5mm,體色及斑紋多變,一般為灰褐色或紅褐色,頭胸背板中窩處具放射狀的斑紋,體態及斑紋如花豹,故舊稱豹紋貓蛛,此為俗名的由來。
本屬有多種斑紋,本種舊稱豹紋貓蛛,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遊走於低矮的草叢捕食獵物,雌蛛有護卵的行為,雄蛛體型較小斑紋近似雌蛛但各步足細瘦,觸肢端部明顯膨大,幼蛛體色、斑紋多樣,其步足斷折會有再生的能力,成蛛則無法再生。
- Aug 16 Tue 2022 15:30
大蟻蛛
- Jul 16 Sat 2022 06:15
戴斯德拉蜘蛛(Dysdera)
上圖(↑)的蜘蛛發現於鯉魚潭隧道的構樹葉片內;這隻蜘蛛是1804年由Pierre André Latreille首次發現,被取名為 Dysdera(中文譯名:戴斯德拉),牠是木虱狩獵蜘蛛的一個屬。該家族從各自的物種中獲得了許多共同的名字,包括歐洲花園蜘蛛、吃蜘蛛、母豬殺手、木虱獵人、木蝨蜘蛛。
戴斯德拉有著大尖牙和寬的下巴,被咬到會腫漲和瘙癢,但僅被叮咬一次,牠的毒液對人類無害。成蟲的身體和腿呈紅褐色,可長到2cm長。雌性通常較大,從1.1–1.5cm生長,而雄性約為0.9-1cm。他們的六隻眼睛以橢圓形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牠們有八條紅色的腿,第二對朝後。(資料取自wikipedia)
- Apr 13 Wed 2022 08:11
綠翡翠般美麗的〖白斑艾普蛛〗與〖綠色小眼高腳蛛〗
- Sep 24 Thu 2020 08:26
生死一瞬間——小紋青斑蝶大戰人面蜘蛛
- Jul 15 Wed 2020 08:00
台中大雪山發現台灣的不知名盲蛛
台中大雪山發現台灣的不知名盲株。(▲)
朋友來訪留言:您好,黑背偽盾刺盲蛛目前只在北部中海拔發現,大雪山沒有其分佈,而大雪山是另外兩種--紹氏和背斑。您拍的這隻不是偽盾刺盲蛛屬的物種,而是爬盲蛛屬的,和黑背比較,後者明顯有強烈光澤,顎鬚為單一色,再來就是身形不同,以上幾點可以用來區分。
爬盲蛛平時很喜歡躲在石頭下,以後想補拍特寫的話,多翻周圍的木頭石塊都有機會唷!大雪山有好幾種爬盲蛛,你拍的目前是哪種還說不定。
- Oct 18 Thu 2018 21:35
美麗的金蛛科蜘蛛群
斷紋金蛛(雌):金蛛科,雌蛛體長7–8mm,頭胸背板黑褐色,中央有明顯的放射狀斑紋,腹背底色黃白色,中央具黑褐色縱帶,縱帶前寬,中央窄,後端最寬大,腹背有4–5條黑色橫帶,其中第二條橫帶呈波浪狀紋,第2–4列橫帶中央有紅色、白色斑,腹端黑色但個體間具變異。
本屬有六種,本種又稱為孔目金蛛,為常見的種類,主要分布低海拔山區,一般靠牆壁或平面物體前棲息,結圓型網並有條狀或X狀隱帶,身體倒掛在中心位置,各步足縮成四條,前後各兩條向外張開,姿態十分可愛。(本文蜘蛛資料均取自嘎嘎昆蟲網站的介紹)
- Sep 20 Thu 2018 09:12
長得很麻煩的『跳蛛』
一隻體長約0.6公分的紅色蠅虎棲息在葉面,看似一片麒麟花瓣掉落在葉面般,非常顯眼;
牠發現我後,立刻裝死掉落地上,隱身在枯葉裡;但牠那紅豔的身軀,依然難掩飾牠的存在。
牠的觸肢密生白毛,前面兩隻觸角又好像各拿一根羽毛般,牠為什麼要長得這麼麻煩?
而牠的名字更讓人困擾,牠是橙黃蠅虎?亦或貓跳蛛?因為牠們都是蠅虎科且長得很相似!
- Aug 17 Fri 2018 08:06
鳥糞蛛
- Jul 31 Tue 2018 16:47
三角蟹蛛(黃蜘蛛)和陷狩蛛
三角蟹蛛:學名 Thomisus labefactus Korsch,1881 ,蟹蛛科 Thomisidae.
上圖為三角蟹蛛雌蛛。雌蛛體長約6–9mm。背甲黃色。眼部中間區域形成一深褐色三角形標記,非常特別,因而得名。步足黃色。腹部略呈梯形,黃色型雌蛛則為黃色。身體上具有褐色花紋,但三角蟹蛛黃色蜘蛛的變異頗大,從幾乎無紋到佈滿花紋都有。
雄蛛較小,僅約2–3mm,體色為紅褐色。平時不結網,常駐足於植物的先端芽處或花部,靜靜等候獵物上門加以獵捕,雌蛛產卵時,會將葉片捲起作為產房,然後將卵產於其中,雌蛛並有護卵行為。主要分布台灣各低海拔山區和平地。
- May 05 Sat 2018 15:40
中形金蛛與茶色姬鬼蛛
中形金蛛↑(雄)
形態特徵:金蛛科,金蛛屬,雌蛛體長13–17mm、雄5–6mm,頭胸部具銀白色長毛,腹背略呈五角形,黃色,背上有黑色的橫紋帶,中間及腹末的橫帶較寬,底色橙紅色內有黑、白的斑紋排列,常見於低矮的草叢或牆角結圓形的網,習慣停駐圓心,前後步足張開合併呈四條,網上常有隱帶,若蛛的隱帶變化更複雜,一般呈鋸齒狀,圓型。
本屬有六種,本種又稱蟲蝕痕金蛛,腹部型態接近「五角型」,與近似的長圓金蛛「長而橢圓」不同,普遍分布於低中烸拔山區,成蛛遇到騷擾會掉落地面裝死,習性敏感。(取自嘎嘎昆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