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直翅目 蟋蟀 蝗蟲 (12)
- Jul 27 Mon 2020 15:00
長尾華綠螽
- Apr 24 Fri 2020 12:00
綠大齒螳
- Jun 14 Fri 2019 08:30
樹皮蟋蟀 and 黃斑黑蟋蟀
- Nov 30 Fri 2018 07:22
東方螻蛄
看過上圖這隻像蝦子又像蟋蟀的怪蟲蟲嗎(↑)?台語稱作「肚伯仔」。
別看牠小小一隻,眼睛可亮得很;每當看著牠時,牠立即止不動;
當我離開牠的視線時,牠一溜烟就鑽進草堆裡面了,所以來不及更換顯微鏡頭。
- Nov 08 Thu 2018 08:35
黑翅細蟴
本篇黑翅細蟴(音讀ㄙ)是我耗時兩個多月,分拍三個地方才完成的文章。首先於外埔忘憂谷發現黑翅細蟴的若蟲,再於后里舊泰安火車站看到牠的終齡幼蟲,直到前幾天在三義九華山產業道路看見黑翅細蟴成蟲。雖談不上是鉅作,但能拼湊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內心頗感欣慰。
黑翅細蟴:螽蟴科,草螽屬,體長22–25mm,體色綠色,頭、胸背板黑色,兩眼內側至前胸背板外側各有一條黃色縱紋,前翅黑色長及腹端,各腳觀節及跗節黑色,腿節寬大觸綠色,雌蟲產卵管長及腹末端,雌蟲會於芒草的主脈內產卵。成蟲白天或夜間出現,全年可見,外觀近似褐背細蟴但褐背細蟴翅膀褐色,後腳腿脛節處不具黑色分布。上圖(↑)比對嘎嘎網站後,是黑翅細蟴雌蟲。
- Sep 04 Tue 2018 15:07
雙葉擬黑緣螽與台灣騷斯
上圖(↑)這隻昆蟲的翅膀宛如樹葉,葉脈又清晰可見,不禁讓人讚嘆造物者之神奇!
如果不是因為牠的褐色眼睛和腳踝曝露了行蹤,否則很難察覺牠站立在葉子上。
牠以前被稱為台灣擬騷斯,也就是很類似台灣騷斯之意,最新資料更改為〝雙葉擬黑緣螽〞。
- Jan 08 Mon 2018 15:49
瘤喉蝗
瘤喉蝗:體長26–34mm,雌蟲較大,體色有綠色、褐綠色、灰褐色,眼後方具黑色條斑,前端不整齊,觸角短鞭狀,翅膀側生,短小,後腿節與脛節關節處具黑斑。
本種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以禾本科莖葉為食但也見在姑婆芋、美人蕉、冇骨消等植物咬得千瘡百孔,成蟲出現於 5–10月份,少數個體全年可見。但各地區或因海拔不同,發現許多近似品種,體型及斑紋具差異,詳細種別很難釐清。(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 Aug 01 Tue 2017 15:56
渡邊長吻白蠟蟬
渡邊長吻白蠟蟬(↑),好古怪的名字,牠的體型比常見的〝知了〞還大
發現牠於苗栗縣三義鄉的西湖村,是隻〝保育類的昆蟲〞
說牠是保育類昆蟲,不免讓我好奇,是人類抓牠飼養,還是此昆蟲日益減少?
- Apr 17 Mon 2017 19:05
凸眼蝗
乍看這隻躲在樹葉下的凸眼蝗,我以為是一片枯樹葉(↑)
待回家放在電腦上觀看,才知是隻長相很怪異的蝗蟲,牠的第三對腳踝好像折斷
但從另外角度觀看,牠的腳踝卻無異樣,且很快的就飛走了(↓)
- Aug 31 Wed 2016 20:33
誰殺了牠?
驚見昆蟲類也有IS犯罪組織?一隻凸眼的蝗蟲棲息在草本植物的莖幹上(↑)
牠是什麼蝗?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張照片是牠來世間的最後身影
我對著牠拍照時,牠的眼神似乎看著我,但是我繼續拍攝第二張時,怪異的事情發生了
- Dec 12 Sat 2015 15:50
斑翅草蝨
今天,其實是要去后里泰安派出所後方的落羽松林和如光寺觀賞落羽松的
結果落羽松都未轉紅,倒是在附近農田拍到稀有的斑翅草蝨
拍攝昆蟲有個好處,那就是拍完照片後,你會去比對,無形中又多認識了一些昆蟲名稱
- Oct 19 Mon 2015 14:22
躲在黑暗角落裡的小生命
寬翅紡織娘,螽蟴科,體長約在50至70mm (上圖↑為雄性寬翅紡織娘,褐色型,翅面如枯葉。體長55mm)
體色有綠色、褐色、黃褐色,胸背板後葉一般褐色,扁平,側緣具褐色的齒狀線斑,翅型寬廣,各腳褐色,後腳腿節顏色較深,聽覺器官在前腳脛節基部外側,雌蟲有細長的產卵管,雄蟲外生殖器短叉狀。
本種又稱日本紡織娘、日本織娘,外觀近似台灣騷蟴但本種前胸背板側緣為鋸齒狀線斑,翅型較寬圓,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夜晚出沒,叫聲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