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盛夏的開端,天氣轉熱後也是昆蟲開始活躍的季節
雖說驚蟄(每年陽曆3月5日、3月6日或3月7日)春雷乍響會驚醒冬眠中的昆蟲
但驚蟄過後,我曾到經常拍攝昆蟲的山區,還是很少看到大量昆蟲出現?
今年特地選在「端午節」過後到山區走一趟,果然發現到本文的台灣樟紅天牛
台灣樟紅天牛可在龍眼、無患子等植物的花上發現牠們的蹤跡,是相當常見的種類
但也未必定一能在上述的植物上發現到牠們,我拍攝昆蟲多年則是首次看到!
端午節是盛夏的開端,天氣轉熱後也是昆蟲開始活躍的季節
雖說驚蟄(每年陽曆3月5日、3月6日或3月7日)春雷乍響會驚醒冬眠中的昆蟲
但驚蟄過後,我曾到經常拍攝昆蟲的山區,還是很少看到大量昆蟲出現?
今年特地選在「端午節」過後到山區走一趟,果然發現到本文的台灣樟紅天牛
台灣樟紅天牛可在龍眼、無患子等植物的花上發現牠們的蹤跡,是相當常見的種類
但也未必定一能在上述的植物上發現到牠們,我拍攝昆蟲多年則是首次看到!
每年四至六月是棕長頸捲葉象鼻蟲繁殖季節,也是棕長頸捲葉象鼻蟲產卵捲葉築巢的時候。只要多留意山桂花、朴樹、台灣山香圓、九節木等植物就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
棕長頸捲葉象鼻蟲看似美麗,其實它是植物界的害蟲;其危害植物的程度是啃食植物嫩葉的葉片,取食後的葉片會呈黃褐色透明斑塊,甚至也會把葉片啃食千瘡百孔,危害植物甚鉅。
米象和谷蠹拍自我家購買某品牌的越光米,包裝米註明有效日期為2025年3月10日
在尚未打開密封蓋前,我就從透明的塑膠容器中發現有兩隻米象和一隻穀蠹
台灣的氣候屬溫暖潮濕型,購買的白米無緣無故冒出小蟲是很正常的事,與生產工廠無關聯!
我們買回的食用白米為麼會出現米蟲?
原因是稻穀在未收割之前,雌蟲早已在稻穗咬出破洞產卵於洞內,再以分泌物將洞口封住
收割後雖經過碾米步驟,但亦無法破壞其孵化,再加上周遭環境溫度和或空氣介入
蟲卵便在白米中漸漸孵化並長大成蟲,這些蟲就是我們在白米中看到的米象和榖蠹(ㄉㄨˋ)。
圓形長腳金龜雖分布於低海拔山區,但卻是隻很罕見的金龜子(↑)
我經常在三義九華山林間拍攝昆蟲有多年,直到最近才發現牠棲息在一株芒草上
本文圓形長腳金龜應該還是在幼蟲階段,我目測牠的體長大約在1cm左右
拍攝昆蟲多年,但從未像今年這般出現許多難得一見的昆蟲(↑)
上圖的長腳螢金花蟲分布於1000公尺以上山區,現在低海拔山區都可看到。
不知是否和今年的花蓮地震有關連?把一些生活在高山地區的昆蟲被迫往低海拔山區移動?
不過長腳螢金花蟲體長只有0.6公分左右,還是得仔細尋找才能發現到牠!
金梳龜甲是香港和中國對牠的稱呼,台灣昆蟲網站都叫牠為《金盾龜金花蟲》(↑)
這種金花蟲最常見於番薯(地瓜)葉上,只要多留意沒噴農藥的番薯葉就會看到牠們的蹤影。
金梳龜甲的體長和一元的硬幣差不多大小,普遍分布於台灣和大陸沿海省份;
中國某些地區未必能看得到,我就曾在大陸網站發現有人詢問這隻金光閃閃的昆蟲是什麼?
金盾龜金花蟲在陽光照射下猶如小金幣般的耀眼,牠飛翔時就被形容是一枚「會飛的金幣」
儘管金梳龜甲外觀亮麗和討喜,但對植物來說仍是害蟲,農民都欲除之而後快!
上圖(↑)是我拍過金花蟲中最美麗的品種,因牠體背披有絨毛,故多加了「猿」字。牠的翅鞘分別有紅色、綠色、紫色,且具強烈的金屬光澤,因此在燈光照射下,呈現出彩虹般的夢幻色彩。
金花蟲又名「葉蟲」或「葉甲」;會被稱「葉蟲」是因為牠們經常駐足於植物的花朵或葉片上,把花和葉啃得坑坑洞洞。金花蟲對植物的破壞性很大,儘管牠們外觀亮麗,但終究還是害蟲。
上圖(↑)的大天牛是「麗艷大星斑天牛」亦或「紫艷白星大天牛」?
網路對這隻大天牛分別有不同的稱呼;但若按牠的外觀應以紫艷白星大天牛的名字較貼切
因為牠的翅鞘紫色並具有強烈的金屬光澤,且翅鞘白色斑點在太陽底下猶如星星般的閃亮!
紫艷白星大天牛體型壯碩,是台灣星天牛屬中,體型最大的品種
成蟲在3–9月出現,目前是牠活躍的季節;我在九華山步道就看到好幾隻紫艷白星大天牛
上圖的紫艷白星大天牛頭部朝下,牠用雙腳拚命的挖著泥土是要吃樹根還是準備產卵?
藍帶條金龜(↑),牠的頭、胸綠色,翅鞘具銅綠色的金屬光澤
最近發現一個拍攝昆蟲的訣竅,為什麼別人拍的昆蟲非常美麗,而我們拍的照片卻平淡無奇?
本文拍的三張藍帶條金龜都是同一隻金龜子,大家知道上圖是怎麼拍攝的嗎?
我先把這隻藍帶條金龜放在白紙上拍照,然後摳掉白色背景再更換想要的色彩背景
經過更改主題物的背景顏色後,視覺效果是不是都完全都改觀了?
中文名稱 黑化型黑點捲葉象鼻蟲(↑)
學 名 Paroplapoderus pardaloides
目名科別 捲葉象鼻蟲科、細頸捲葉象鼻蟲亞科
外觀特徵
1.黑點捲葉象鼻蟲體長6–7mm
2.前胸背板、翅鞘褐色;翅鞘上有明顯的黑色斑點,黑色斑點處大部分有瘤突隆起。
生活習性
1.黑點捲葉象鼻蟲成蟲除了冬季外,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2.雌蟲製造的幼葉苞並不切斷,而是留在寄主植株上。
3.黑點捲葉象鼻蟲主要棲息在樹叢環境中,屬於植物性昆蟲,因白天活動,是晝行性昆蟲。
瓢蟲體型嬌小可愛、外表鮮艷,長久以來一直廣受同學們喜歡,是校園內最受歡迎的昆蟲。瓢蟲頭上有短小觸角,走路似小碎步,但相當快速,所以有個文雅的俗稱叫做「淑女蟲」。
全世界約有5千種瓢蟲,台灣就有將近200種;瓢蟲的命名常以身上的斑點數目或條紋數為依據,如二星瓢蟲、六條瓢蟲、十三星瓢蟲等。本文的錨紋瓢蟲因體背上的黑色斑紋很像船的錨,故而稱之為「錨紋瓢蟲」。錨紋瓢蟲全島都可看見,牠在台灣的密度僅次於赤星瓢蟲。
春天是個百花齊放的季節,酪梨、龍眼和荔枝的花,都漫天鋪地的綻放在每個枝頭
龍眼和荔枝的花期大約在三月至四月間,酪梨則在每年冬天至翌年春天開花
這三種水果的花應該不會有人特地去觀賞,因為都是花小且開得毫無章法
雖然它們都花開一簇簇,燦爛繁茂,然而卻無法展現出《數大便是美》的視覺!
我對酪梨花原本陌生,只因它的黃色花朵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有如黃金般的耀眼
所以特別停下腳步拍攝,再查詢才知是酪梨花;更興奮的是在它的花朵發現白緣姬花金龜。
根據昆蟲家估計全世界約有2000種螢火蟲,在台灣已確定的有60餘種。然而並非所有螢火蟲都在夜裡出現。有些螢火蟲白天出現、不會發光;有些是白天和晚上都會出現且也會發光。
奧氏弩螢(↑)就是白天出現和不會發光的螢火蟲。螢火蟲發光目的是呼朋引伴和求偶;弩螢屬的成蟲不會發光,所以不能用光點尋找對象交配,只能依靠視覺或費洛蒙來找尋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