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鞘翅目 瓢蟲 金花蟲 金龜子 甲蟲 天牛 (1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北埔陷紋金龜

 北埔陷紋金龜 (金龜子科) 體長21–24mm,前胸背板有兩條黑色斜斑達後緣,小盾板黑色,翅鞘黑色具光澤,近前緣各有兩枚黃褐色圓斑,近後緣於翅縫間左右各有兩枚較大的黃斑,後列的斑向下延伸至翅端並弧狀彎突,腹末端具黃色絨毛。雌、雄外觀近似,可從雌蟲脛節較寬及腹端較凸,雄凹狀分辨。

 本屬一種,斑型近似不同屬的黃斑陷紋金龜,但黃斑陷紋金龜前胸背板縱帶三條,本種為兩條,端部相連。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為常見的種類,喜歡訪花。(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北埔陷紋金龜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3) 人氣()

叩頭蟲

天牛亦或叩頭蟲?本以為又發現新品種的天牛,後來再查才確定是叩頭蟲。

叩頭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4) 人氣()

小十三星瓢蟲

 小十三星瓢蟲(↑):瓢蟲科/瓢蟲亞科,體長6–9.5 mm,前胸背板具2枚黑斑,斑點相連,小盾板黑色,鞘翅橙紅色,左右翅共有13枚小黑點,其中一枚小黑點在翅末端的接合處呈梨形。本種又稱紅肩瓢蟲,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幼蟲都捕食蚜蟲,少數個體夜晚會趨光,在冬季某些族群會集體渡冬,溫暖的陽光下還是有機會看到成蟲。

 本種尚有變異個體但在台灣很少見到,正常個體則很普遍。取名雖稱「小」十三星瓢蟲其實體型已經很大了,同樣十三星的瓢蟲還有一種叫大十三星瓢蟲,其體型更碩大。

 本屬6種,其中點條和瓢蟲Harmonia shoichii稀少,目前網路上還未見有生態照片。(小十三星瓢蟲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0) 人氣()

叩頭蟲

 叩頭蟲(↑):叩頭蟲科,體長0.92公分,前胸背板黑褐色具刻點,側角尖突,翅鞘橙紅色,密布黃褐色短毛及具不明顯的縱紋。(叩頭蟲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分布於中海拔山區,與近似種相較,本種前胸背板褐色,翅鞘橙紅色的斑型不同。

叩頭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2) 人氣()

度氏暴獵椿

 度氏暴獵椿終齡若蟲體長10–11mm,獵椿科,通體黑色具光澤,腹背板向外擴張露出翅面,側緣波浪狀,具白色橫向的斑紋,腹面白色。本種分布於中部低海拔山區,局部地區出現,相當稀少。

 上一段是嘎嘎昆蟲網站對『度氏暴獵椿』終齡幼蟲描述,但成蟲的模樣卻是一個謎?因為很少有人親睹『度氏暴獵椿』的成蟲;然而我很幸運的在苗栗三義鯉魚潭遇到了『度氏暴獵椿』成蟲。度氏暴獵椿成蟲到底有多大隻呢?牠的腹寬和荔枝椿象差不多,但體長則比荔枝椿象還長一點點。

度氏暴獵椿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3) 人氣()

櫛齒紅螢

 櫛齒紅螢(雌):紅螢科,體長7.3–9mm,體形狹長,頭背密生黃褐色短毛,觸角各鞭節除第一節和末節外端部側生分枝,前胸背板黑色略呈方形,上緣側角弧形,下緣側角尖,表面呈凹凸瘤狀,小盾板黑色,翅鞘紅色或橙紅色具不明顯的縱向條紋;與近似種相較,本種櫛翅較細,枝狀。

 本種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棲息低矮的樹林,數量很多。(櫛齒紅螢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0) 人氣()

白緣溝腳葉蚤

 白緣溝腳葉蚤(↑):金花蟲科,體長4–6mm,頭部及前胸背板黃褐色,翅鞘白色或米白色,翅鞘前方及中後段有黑色的弧型橫帶,上下橫帶相連或分離,翅末端部及翅緣白色,外觀近似四紋溝腳葉蚤但後者翅緣黑色,翅中央的黑色縱紋多數會延伸至翅端,本種體型稍大,翅縫黑色縱線不及端部,雌、雄斑型近似,雌蟲體型較寬,白色區域較大,個體間斑紋變異很大,有些翅面皆黑色或皆白色,可以翅緣白色和他種區分。(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本屬有18種,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寄主杜虹花、水麻等植物,除嚴冬外全年可見,為常見的種類。本種有些斑紋近似瘤額葉蚤屬,可從後者觸角較粗、短,基部1–3節黃褐色區分。

白緣溝腳葉蚤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1) 人氣()

寬四星步行蟲

 寬四星步行蟲(↑):步行蟲科,體長15–16mm,前胸背板黑色具刻點,翅鞘具縱向溝紋,翅面有兩條黃色寬型橫斑,呈弧狀,各腳黑色。

 本種寬四星步行蟲又稱圓胸寛帶步甲,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本屬兩種,另一種為台灣四星步行蟲 Craspedophorus formosanus [特有](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寬四星步行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1) 人氣()

大擬金花蟲

 大擬金花蟲(擬步行蟲科),擬金花蟲亞科,體長10–12mm,體型粗胖,體色暗褐色或黑褐色,體表佈滿絨毛,外觀近似金花蟲但習性卻不一樣,不善飛行,常見其靜靜的棲息於葉面,遇到騷擾有些會裝死掉落地面,但很少會迅即飛離的。(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本屬4種,除本種外皆為特有種,本種俗稱大擬金花蟲、大偽金花蟲,TaiBNET網站中名為蓬萊擬金花蟲但並不是特有種。為近似種中較大的,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除冬季外幾乎全年可見,寒冬會躲藏於捲葉或樹皮裡,一般晝行但有些個體夜晚會趨光,為常見的種類,數量很多。

大擬金花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3) 人氣()

望洋平山天牛與胸紋銹天牛

●最近,我又在后里舊泰安火車站生態園區,新發現了兩款品種的天牛

1.望洋平山天牛(體長7–8mm)、2.胸紋綉天牛(體長7–10mm);兩種天牛的體長都不到1公分

這麼小的天牛,如不是詳觀牠們的頭部,很可能會誤判是金花蟲象鼻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

白斑筒金花蟲

 白斑筒金花蟲(金花蟲科)體長4–6mm,觸角黑色細長,近基節黃褐色,頭部及前胸背板橙紅色,前胸背板後緣偶黑色邊線,翅鞘黑色,左右各有6枚白色橫列斑紋,斑紋上有細微的刻點,其中1枚小斑在肩角,斑紋具個體變異,有些個體黑色處呈線條分布或漸少消失,變異個體常見於1000m以上山區。

 本屬有27種之多,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於4–8月出現,曾見於九芎、赤楊葉面取食,普遍分布全島,數量多見。(白斑筒金花蟲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白斑筒金花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2) 人氣()

彩虹吉丁蟲

 彩虹吉丁蟲(吉丁蟲科)體長34–42mm,頭部綠色,前胸背板綠色,左右各有兩條紅紫色的縱帶,翅鞘綠色也有兩條紅紫色的長條紋,整體色彩十分豔麗具強烈的金屬光澤。本屬一種,網路上也有人稱牠做彩豔吉丁蟲但容易與另一種保育類妖豔吉丁蟲Buprestis mirabilis 混淆。(嘎嘎昆蟲網站

 牠有多種俗名,如五彩吉丁蟲、超艷吉丁蟲等,這些都與翅鞘七彩的光澤有關。雌雄斑型近似,雌蟲體型較大,腹面雄蟲最後一節末端凹入,雌蟲則平整。本屬僅一種,為台灣最大的吉丁蟲。本科幼蟲多半以枯木、朽木為食,但有些小型的吉丁蟲食植性,如樟矮吉丁蟲、青銅矮扁吉丁蟲等。

 本種成蟲出現於5–9月,山上常會看到牠們空中飛行的英姿,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彩虹吉丁蟲很像虹彩叩頭蟲,除斑紋不同外,叩頭蟲前胸背板具側角,抓住牠的身體會叩頭,因為牠的腹面有「彈器」,能瞬間將身體彈跳到半空中逃逸;吉丁蟲前胸背板不具側角,不會叩頭也不會彈跳。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1) 人氣()

黃條麗紋矮天牛

 黃條麗紋矮天牛(天牛科)體長9-12mm,體色淡褐色至黑色,體背具黃褐色的短毛形成斑紋,前胸背板具4條縱向的黃褐色條紋,中央尚有1條細線條紋,翅鞘左右散生許多不規則的白斑,翅鞘具刻點呈不明顯的縱向條紋,翅鞘末端分叉。

 本種又稱隻為綾紋小天牛,斑紋變異非常大,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白天出現,夜晚也會趨光,數量很多。(黃條麗紋矮天牛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黃條麗紋矮天牛 黃條麗紋矮天牛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2) 人氣()

霧社血斑天牛

 上圖(↑)這隻外貌不怎麼起眼的天牛,讓人難以置信竟然是保育類昆蟲;

出門在外拍攝昆蟲,往往『以貌取人,都會失之子羽』。

 早知道牠是保育類的霧社血斑天牛,我定會多拍幾張,且也會來張更清晰的特寫鏡頭。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3) 人氣()

桔根接眼天牛

 桔根接眼天牛:體長22–38毫米。體寬:8-14毫米。

 身體特徵:體扁寬,雌蟲較大,紅棕色至深褐色,足與腹部赤褐色。頭部短闊,向前突出,大顎短而堅固,相互交叉,刻點粗密;下顎須較長;兩眼暗色,占頭部大部分,在背面幾乎結合;觸角基瘤稍隆起;額與後頭刻點粗大,中央具一深縱溝。觸角11節,雄蟲約與體等長,粗大,第一、二節密布刻點與絨毛,第三節比第四節稍長,自第三至末節有縱脊,內外端角尖銳呈狹鋸齒狀;雌蟲僅超過鞘翅中部,較細小,第一節粗大,自第六至末節有縱脊紋。前胸短闊粗糙,中間隆起,兩側略凹,前緣切直,後緣波狀,前後緣各有排列正齊的棕色毛,側緣各具二齒,中齒發達,較長較尖,後角短齒狀;中域刻點粗密而深,雌蟲微現三個瘤狀突起,前二後一,呈三角形排列,尤以後者為顯。小盾片末端銳圓形,密被毛體狀刻點,色暗。胸部腹面棕色毛較長。鞘翅基部寬,端部狹;雌蟲基部刻點與縐紋粗密而深,其余部分細小;雌蟲內緣末端具小齒狀突起,外緣末端圓形;雄蟲翅表密被棕色毛;翅之周緣微向上反。腹部絨毛少,雌蟲腹板後緣有一橫淺溝,刻點細小。第一跗節與第二、三節之和等長。

 被害植物:柑桔類之根。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0) 人氣()

台灣三色瓢蟲

這隻台灣三色瓢蟲在舊泰安火車站生態園區看過一次,翅背布滿短毛,

當時,我認為是剛褪變成蟲的一隻普通瓢蟲,因此不以為意;

第二次在雅聞香草植物園看到時,我才詳細注視牠的翅背,發現牠的翅背極為美麗,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

黃豔金龜

 黃豔金龜(↑):金龜子科,體長16–18mm,體色黃褐色或淺褐色,從不同角度看會有綠色的金屬光澤,各腳腿節、脛節褐色,末端黑褐色。

 本屬有10種,本種較近似種體色較淡,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5-10月出現,夜晚或清晨與山區的路燈下數量很多。(文章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黃豔金龜

黃豔金龜 黃豔金龜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9) 人氣()

斜條大象鼻蟲

 斜條大象鼻蟲(↑):褐色型,椰象鼻蟲科,體長8-15mm,前胸背板有三條白色細縱紋,翅背有一枚V字形斑紋,兩端連接到前側緣的縱紋端。

 本種體色有紅褐色至黑色等個體,主要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為常見的種類。本屬兩種,另一種為 Cryptoderma fortunei Waterhouse,1853。(取材自嘎嘎昆蟲網斜條大象鼻蟲

斜條大象鼻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

台灣金毛猿金花蟲

 台灣金毛猿金花蟲(↑):金花蟲科,金毛猿金花蟲屬,體長4–5mm,頭部與翅鞘黑色具紫紅色的金屬光澤,全身佈滿長毛,觸角黑褐色,第2-3節黃褐色,第2節膨大彎曲,各腳黑色,腿節與脛節具光亮的紫紅色金屬光澤。(台灣金毛猿金花蟲取自嘎嘎台灣金毛猿金花蟲

 本屬有3種,都是台灣特有種,本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棲息於山櫻樹。本屬3種,另一種為池端金毛猿金花蟲 Trichochrysea chihtuana Komiya, 1985 參考:台灣的金花蟲

台灣金毛猿金花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1) 人氣()

綠色象鼻蟲

上圖(↑)綠色象鼻蟲發現於台中市新社區沐心泉農場的櫻花樹上,

和之前常看到淺褐色灰象或象鼻蟲(下右圖)的顏色不相同;

本以為是食用綠葉才全身變成綠色,但經上網搜尋後,原來還真有這樣的綠色象鼻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