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鞘翅目 瓢蟲 金花蟲 金龜子 甲蟲 天牛 (115)
- Jun 15 Mon 2020 08:00
北埔陷紋金龜
- May 25 Mon 2020 09:45
小十三星瓢蟲與變斑盤瓢蟲
小十三星瓢蟲(↑):瓢蟲科/瓢蟲亞科,體長6–9.5 mm,前胸背板具2枚黑斑,斑點相連,小盾板黑色,鞘翅橙紅色,左右翅共有13枚小黑點,其中一枚小黑點在翅末端的接合處呈梨形。本種又稱紅肩瓢蟲,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幼蟲都捕食蚜蟲,少數個體夜晚會趨光,在冬季某些族群會集體渡冬,溫暖的陽光下還是有機會看到成蟲。
本種尚有變異個體但在台灣很少見到,正常個體則很普遍。取名雖稱「小」十三星瓢蟲其實體型已經很大了,同樣十三星的瓢蟲還有一種叫大十三星瓢蟲,其體型更碩大。
本屬6種,其中點條和瓢蟲Harmonia shoichii稀少,目前網路上還未見有生態照片。(小十三星瓢蟲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 May 22 Fri 2020 09:25
叩頭蟲(待分類)
- May 06 Wed 2020 08:00
度氏暴獵椿(苗栗三義鯉魚潭首次發現)
度氏暴獵椿終齡若蟲體長10–11mm,獵椿科,通體黑色具光澤,腹背板向外擴張露出翅面,側緣波浪狀,具白色橫向的斑紋,腹面白色。本種分布於中部低海拔山區,局部地區出現,相當稀少。
上一段是嘎嘎昆蟲網站對『度氏暴獵椿』終齡幼蟲描述,但成蟲的模樣卻是一個謎?因為很少有人親睹『度氏暴獵椿』的成蟲;然而我很幸運的在苗栗三義鯉魚潭遇到了『度氏暴獵椿』成蟲。度氏暴獵椿成蟲到底有多大隻呢?牠的腹寬和荔枝椿象差不多,但體長則比荔枝椿象還長一點點。
- May 03 Sun 2020 16:30
櫛齒紅螢與紅胸紅螢
- Apr 21 Tue 2020 14:00
白緣溝腳葉蚤與脈翅姬琉璃擬守瓜
- Mar 27 Fri 2020 15:25
寬四星步行蟲與斑腹鹿子蛾
- Aug 04 Sun 2019 10:00
大擬金花蟲
- Aug 03 Sat 2019 09:00
『望洋平山天牛』與『胸紋銹天牛』
●最近,我又在后里舊泰安火車站生態園區,新發現了兩款品種的天牛
1.望洋平山天牛(體長7–8mm)、2.胸紋綉天牛(體長7–10mm);兩種天牛的體長都不到1公分
這麼小的天牛,如不是詳觀牠們的頭部,很可能會誤判是金花蟲與象鼻蟲。
- Jul 30 Tue 2019 08:00
漂亮的『白斑筒金花蟲』
- Jul 22 Mon 2019 16:30
美麗鮮艷的彩虹吉丁蟲
彩虹吉丁蟲(吉丁蟲科)體長34–42mm,頭部綠色,前胸背板綠色,左右各有兩條紅紫色的縱帶,翅鞘綠色也有兩條紅紫色的長條紋,整體色彩十分豔麗具強烈的金屬光澤。本屬一種,網路上也有人稱牠做彩豔吉丁蟲但容易與另一種保育類妖豔吉丁蟲Buprestis mirabilis 混淆。(嘎嘎昆蟲網站)
牠有多種俗名,如五彩吉丁蟲、超艷吉丁蟲等,這些都與翅鞘七彩的光澤有關。雌雄斑型近似,雌蟲體型較大,腹面雄蟲最後一節末端凹入,雌蟲則平整。本屬僅一種,為台灣最大的吉丁蟲。本科幼蟲多半以枯木、朽木為食,但有些小型的吉丁蟲食植性,如樟矮吉丁蟲、青銅矮扁吉丁蟲等。
本種成蟲出現於5–9月,山上常會看到牠們空中飛行的英姿,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彩虹吉丁蟲很像虹彩叩頭蟲,除斑紋不同外,叩頭蟲前胸背板具側角,抓住牠的身體會叩頭,因為牠的腹面有「彈器」,能瞬間將身體彈跳到半空中逃逸;吉丁蟲前胸背板不具側角,不會叩頭也不會彈跳。
- Jul 04 Thu 2019 16:00
台灣常見的『天牛』大觀
- Jul 03 Wed 2019 15:30
台灣保育類的昆蟲–霧社血斑天牛
上圖(↑)這隻外貌不怎麼起眼的天牛,讓人難以置信竟然是保育類昆蟲;
出門在外拍攝昆蟲,往往『以貌取人,都會失之子羽』。
早知道牠是保育類的霧社血斑天牛,我定會多拍幾張,且也會來張更清晰的特寫鏡頭。
- Jun 30 Sun 2019 16:00
很罕見的『桔根接眼天牛』
桔根接眼天牛:體長22–38毫米。體寬:8-14毫米。
身體特徵:體扁寬,雌蟲較大,紅棕色至深褐色,足與腹部赤褐色。頭部短闊,向前突出,大顎短而堅固,相互交叉,刻點粗密;下顎須較長;兩眼暗色,占頭部大部分,在背面幾乎結合;觸角基瘤稍隆起;額與後頭刻點粗大,中央具一深縱溝。觸角11節,雄蟲約與體等長,粗大,第一、二節密布刻點與絨毛,第三節比第四節稍長,自第三至末節有縱脊,內外端角尖銳呈狹鋸齒狀;雌蟲僅超過鞘翅中部,較細小,第一節粗大,自第六至末節有縱脊紋。前胸短闊粗糙,中間隆起,兩側略凹,前緣切直,後緣波狀,前後緣各有排列正齊的棕色毛,側緣各具二齒,中齒發達,較長較尖,後角短齒狀;中域刻點粗密而深,雌蟲微現三個瘤狀突起,前二後一,呈三角形排列,尤以後者為顯。小盾片末端銳圓形,密被毛體狀刻點,色暗。胸部腹面棕色毛較長。鞘翅基部寬,端部狹;雌蟲基部刻點與縐紋粗密而深,其余部分細小;雌蟲內緣末端具小齒狀突起,外緣末端圓形;雄蟲翅表密被棕色毛;翅之周緣微向上反。腹部絨毛少,雌蟲腹板後緣有一橫淺溝,刻點細小。第一跗節與第二、三節之和等長。
被害植物:柑桔類之根。
- Jun 18 Tue 2019 08:00
台灣三色瓢蟲
這隻台灣三色瓢蟲在舊泰安火車站生態園區看過一次,翅背布滿短毛,
當時,我認為是剛褪變成蟲的一隻普通瓢蟲,因此不以為意;
第二次在雅聞香草植物園看到時,我才詳細注視牠的翅背,發現牠的翅背極為美麗,
- May 31 Fri 2019 08:55
黃艷金龜與台灣角金龜
- May 25 Sat 2019 16:30
斜條大象鼻蟲
- May 20 Mon 2019 16:56
台灣金毛猿金花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