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台灣傳統社會裡,拜神明拜祖先、逢年過節都會拿香拜拜,追溯「香」的歷史有兩種傳說。傳聞之一是起源於古代女媧娘娘補天,相傳女媧娘娘透過五色石及焚香後所產生的煙來補天;另種傳說「香」是用來治病,據說嫘祖父親生病,她父親不敢吃藥,嫘祖便把漢藥磨成粉,再將粉製成「香」讓臥病在床的父親聞藥香病癒。正因為古代「香」是用來治病,所以製香一定用天然材料,因此香灰可以吃,後來演變成拜神明拜祖先、逢年過節,人們手持著「香」作為與神明溝通的媒介。

 製香的主要原料為竹子、黏仔以及中藥粉。製香程序則是先將竹子切為細竹枝、香蕊部份先浸水、沾上黏仔,再沾上中藥粉,如此反覆幾次,最後才是染上紅色香腳和曬香。

 民國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國內香的需求量大,台灣鄉下到處都可看到製香工廠,每遇到旺季,各家工廠得從白天趕工到晚上,甚至還供不應求。隨著時代進步,機械製香的速度和數量遠遠超過人工製香,加上中國製造的香大量進口,低價的「中國香」讓「台灣香」面臨嚴重威脅,且製香需要在沒有風的場地進行,師父總是大汗淋漓,造成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做,台灣傳統的製香業逐漸沒落。

 位於嘉義縣新港鄉菜公村嘉北公路23-6號的新港香藝文化園區是一家「製香」的觀光工廠,製香仍保有傳統的手工製作。製香師父每天在工廠內表演製香過程給遊客觀賞,且會邊作邊為顧客解說製香的步驟。現在許多人不曾看見怎麼製香,這家製香工廠實為值得前往一觀究竟的教學園區。

陶像解說製香過程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1.需浸水三分之二的香芯,目地要讓竹枝能裹上黏粉。2.搓上黏粉,使竹枝能均勻的裹上黏粉。3.打底浸水,因為水份能使黏粉產生黏性,以便黏附香料粉。4.展香,將香束展開成扇形,香粉撥上散開的香腳上,使每支香均勻的裹上香料粉。(製香過程取自新港香藝文化園區解說圖)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5.掄香,不斷的轉動香支,讓香粉均勻的附上香料粉。6.切香,將多餘的香料粉抖掉,使香肉圓滾平滑。7.曬香,將製好的線香平均散列在太陽底下曬乾。8.染香腳,已煮滾的染劑,將香腳染成紅色。然後再曬香腳,將香腳與香肉曬至全乾後再行包裝。(製香過程取自新港香藝文化園區解說圖)

師父實際操作表演製香過程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看完陶像的製香過程解說,再來觀看師父實際操作製香的步驟,(↑)

師父說,首先將細竹片三分之二部份浸上粘液,目的是要沾有黏液的細竹片黏著香料粉。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再迅速展開沾有黏液的細竹片裹粉,確實讓每一支香均勻上粉。(↑)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重複多次步驟,確認每支細竹片都沾到香料粉。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師父將沾有香料粉的細竹片展開呈扇形,再震出多餘之粉末;

大家一定很好奇,師父在製香過程,為什麼不戴口罩?

師父說,製香的香料都是天然的原物料,天然食品是可以食用的。(↑)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將初步完成的香晾在木架曝曬(上圖左),再進入乾燥機完全乾燥。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待完全乾燥後,再將香腳染成討喜的紅色,然後放入木架自然風乾即完成。(↑)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營業(開放)時間:AM08:00–PM07:00。

香藝庭園餐廳平日:AM10:00–PM02:00、PM05:00–PM09:00 假日:AM11:00–PM09:00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菜公村嘉北公路23-6號;電話05-3740007

 

arrow
arrow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