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燒王船是今年大甲鎮瀾宮重俢慶成祈安七朝清醮活動的重頭戲,12/1日上午在大甲市區遶境後,晚上八點送抵大安濱海樂園沙灘,再經過一連串的布置和儀式後於晚上九點半開始海燒王船。

送王船(燒王船)源傳於中國華南地區,因當年華南地區時常發生瘟疫,一向以草木之富的中國人束手無策,以為瘟疫的流行就是瘟神疫鬼在作祟,於是當地人士想出一套美麗的神話,盛備酒菜熱情款待瘟神疫鬼之後,再編造紙船送這群瘟神疫鬼回到自己的老巢不再出來危害人間。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12/1送王船活動當天早上,王船從先前安置在鎮瀾宮後面的王船廠出發(↑)
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和副董事長鄭銘坤遵循古禮穿著古制服裝在大甲市區繞境,引來民眾圍觀。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鎮瀾宮恭送王船隊伍中最受歡迎的八家將陣頭,一出現即引來眾人圍觀和拍照(↑)
相傳八家將是穿梭陰陽界的特勤部隊,鬼魅與邪穢都不敢靠近,因此王船需靠祂們沿途護送。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第一次看到臉部彩繪不同的八家將(↑),他們是位於台南市佳里區佛天宮吉安堂的八佳將;根據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官方網站記載:

該團創設於1965年,由耆老陳慶言等人號召,聘吉和堂黃水波指導。為表傳承及愛鄉愛土,取吉和堂之「吉」字以及所在地安西里之「安」字,而取名為「吉安堂」,延續迄今近一甲子而未中斷。該團固定於佛天宮神誕、蕭壠香以及交陪廟廟會時出軍,是蕭壠香境內四陣八家將之一。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恭送王船隊伍中的東隆宮陣頭,他們一身古代服裝打扮備受矚目(↑)
鎮瀾宮去年打造的王船以及作醮送王船當天的遷船和海燒王船,完全委託屏東的東隆宮進行。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民國77年大甲鎮瀾宮作五朝清醮只是「送彩船」活動,規模不及今年的宏偉,因此「送王船」當晚的燒王船活動備受大家矚目。海燒王船預定在晚間八點進行,但當天下午三點左右的大安濱海樂園四周道路即停滿車輛,遠從北中南的信徒超過萬人圍觀,把一向平靜的大安濱海樂園擠得水洩不通。

燒王船是在海邊進行,王船無法開進海邊沙灘,因此先由大型吊車將整艘王船吊至沙灘,再由圍觀民眾幫忙將金紙搬到王船四周推砌;信徒也樂得幫忙相助,不一會兒功夫,成堆的金紙即完全堆置在王船四周圍。這些疊得密不通風和成堆的金紙要如何燃燒?當然就是在金紙上面撒上磷粉才能助燃!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因為金紙上面已撒上磷粉,所以點燃後隨即火光四射霹哩啪啦作響。雖說焚燒王船過程中,廟方人員提醒民眾切勿喧嘩,但還是引來民眾一陣歡呼和拍手叫好;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無禁無忌。

送煞和瘟疫的王船為什麼用燒的?據地方耆老表示,早期是將王船放在海上讓其隨波漂流出海,以便將瘟疫驅逐出境;但在清光緒三十年時,因鄰近村庄不同宗教漁民,登船將添載食物取走,導致王船自行再轉回之靈驗事故;且也擔心王船擱淺他地,避免造成當地居民的困擾,故而改為燃燒方式進行。

不過燒王船仍有幾項傳統的些禁忌,廟方人員呼籲大眾必須遵守:
1.現場勿呼喊他人姓名,包含自己小名、綽號;如果被叫得人千萬不回頭也不要理會。
2.工作人員身上有個人姓名、職務等臂章、識別證請務必取下。
3.偃旗息鼓;不敲鑼打鼓,個人手機音量可調低或開靜音。
4.不停留,安靜各自默默離開,不回頭;如需停留,身上切記放護身符。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七朝清醮送王船

熊熊一片大火隨即將整艘王船吞沒在烈火中(↑)

現場民眾點亮手機燈共同祝禱,天空也燃起美麗的高空煙火,結束燒王船的活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送王船 燒王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jipixnet 的頭像
    wujipixnet

    發現台灣之美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