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上圖似黃金般閃閃發亮的海邊植物嗎?(↑)
它是繼《小花蔓澤蘭》和《布袋蓮》後的超級植物殺手菟絲子,目前已入侵台灣。
美國東部植物網於2002年07月23日發出警告,巨型亞洲菟絲子入侵美國德克薩斯州
台灣則於1990年首次發現菟絲子出現於南投縣信義鄉中海拔的東埔溫泉附近
然而只要注意查看,台灣海邊或溪流旁都可看到這種黃澄澄的植物殺手菟絲子。
為何稱它為菟絲子?
菟絲子為一年的寄生性草本植物,蔓生並纏繞在它種植物上;《本草綱目》記載:發現菟絲子的種子在發芽過程中,剛開始會長出根來,因根的形狀像兔子,所以才稱為「菟絲子」。
菟絲子寄生植物相當廣泛,多數草本植物都可能成為它的寄生對象。菟絲子侵害植物時,會長出吸器伸入植物體內,吸收宿主的養分快速長出其他分枝,繁殖速度很快,由於菟絲子覆蓋宿主面積相當大,及不斷吸取宿主植物養分,造成宿主營養不良死亡,因此有人稱菟絲子為「草食性的吸血鬼」。
中文名稱 菟絲子(↑)
別 名 豆虎、無根草、無娘藤、野狐漿草、金線草、金絲草、吐血絲、澳洲菟絲、南方菟絲子
英文名稱 Dodder
學 名 Cuscuta austras R. Brown
科 別 旋花科(Convolvulaceae)、菟絲子屬(Cuscuta)
原產地區與台灣分布概況
菟絲子原產於熱帶至溫帶地區,因種子隨海水漂流至海岸邊,落入土壤中萌根成長,因此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常可看見。舉凡住家的綠籬、路肩的護坡、到海邊的灌木叢,都是菟絲子理想的寄生環境。
菟絲子的藥用價值
菟絲子的嫩莖可以食用,且具藥效價值:
菟絲子是植物界的超級生態殺手,但卻是非常有名的一項中藥材。它可補益肝腎,固精縮尿,明目,止瀉,止渴,安胎的功用,且還可治各種瘡毒、腫毒,甚至整株搗汁後敷臉有美白肌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