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紅果薹發現於后里如光山寺落羽杉林的斜坡矮叢中。紅果薹夏季開花,秋天時即可看到圓形的小果實逐漸變紅,入冬後一串串鮮豔的紅色果序在荒郊野外的枯草中顯得極為搶眼。
紅果薹別稱山稗子、漿果薹草、紅稗、紅稗子、土稗子、山高梁。紅果薹是野生動物的糧食也是插花的花材,其莖皮堅韌細緻可製成斗笠。紅果薹全草和根可調經止血。種子可透疹止咳,補中利水。
植物名稱 紅果薹(↑)
別 名 山稗子、漿果薹草、紅稗、紅稗子、土稗子、山高梁
英文名稱 Bacca Sedge
學 名 Carex baccans var. pallida
目 名 莎草目
科 名 莎草科
形態特徵
①多年生草木,稈近叢生,高可達150公分,橫截面三角形。
②單葉互生,葉寬0.5–1.8公分。
③單性花,圓錐花序,小穗圓筒形,長3–6公分
④雄花在上,長2–6公分,雌花被瓶狀果囊包裹,柱頭3枚,
⑤果囊明顯膨大,長0.3–0.4公分,光滑,近圓形。
⑥瘦果橫截面三角形,長約0.3公分,成熟時紅色。花果期為3–10月。
生態習性
分布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大陸及台灣中低海拔50–2400公尺開闊地及森林下層與森林邊緣。
本文紅果薹拍攝於台中市后里區如山寺的產業道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