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鼻龍的蔓莖木質化後,非常堅韌和富有彈性;早期農業社會,牛是農民耕田和拉車的重要工具,農民在牛的鼻孔穿洞後,用串鼻龍莖蔓編織呈環狀後穿過當作牛的拉繩,這就是串鼻龍名稱的由來。
每年夏季期間的山區公路兩旁或山徑上,經常會看見樹木的樹冠、枝條上,攀附垂掛著串鼻龍,開了數量頗多的白色小花;更特別的是在花謝之後,花柱伸長並在果實上長出羽狀長毛,非常引人注目。
中文名稱 串鼻龍
科 名 毛茛科
生態習性
台灣全島廣泛可見的鐵線蓮屬植物,分布台灣海拔2500公尺以下地區。全株密生絨毛,有可愛的羽狀複葉或二回三出複葉,直徑約2公分的黃綠色花多且密集,盛開期間為山區增添不少顏色。
串鼻龍葉子
●葉三出或複三出複葉,紙質。
●小葉3枚、5枚或9枚,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3.5-7.6公分,寬2.1-5.6公分。
●葉尖銳尖形;葉基心形、鈍形或楔形。
●葉緣粗鋸齒;正面被稀絨毛,至少沿脈密佈。
●基出3-5主脈,於正面平坦或下凹,背面隆起。
●具捲曲性長葉柄,能卷繞它物具卷鬚作用,約4.2-9.7公分長具小葉柄。
串鼻龍果實
●串鼻龍果實長1.5-4公分,瘦果深褐色或黑色,有灰黃色絨毛,目的是便於飛行傳播(↑)
串鼻龍用途
●適合作為綠廊植物或搭在一起使攀援成綠牆。
●串鼻龍之蔓莖經常供綑束薪材,替代繩索用。
●藤莖治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骨痛
●根搗爛外敷創傷和治毒蛇咬傷
●鮮莖葉具發泡作用,用治皮膚病。
串鼻龍是多年生攀緣藤本,常依附在大型樹木攀爬成長。串鼻龍遍生於野外,少有人工繁殖,可採用種子播種繁殖;串鼻龍拍攝於苗栗三義鯉魚潭,拍攝日期2023年10月21日。
2023年10月21日鯉魚潭
2023年10月21日鯉魚潭仍維持滿水位,只是溢洪池已未再溢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