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鼻麻鴨(↑)又名白鴨、冠鴨、掘穴鴨、潦鴨、翹鼻鴨、花鳧。台灣統稱為花鳧,是台灣稀有的冬候鳥;牠與黃嘴天鵝同被發現於通霄水產養殖場,能一次觀賞兩種稀有鳥類,可說是機會難得。
花鳧的翹嘴喙酷似迪士尼動畫的唐老鴨(真正說法應該是唐老鴨的造型靈感來自花鳧外觀),花鳧屬於大型水鴨,羽色由艷麗的墨綠、白、褐等顏色組成,嘴和腳為橘紅色,故有「最美鴨子」稱號。花鳧曾被發現於花蓮縣壽水鄉和宜蘭縣壯圍鄉,今年難得飛來苗栗通霄與黃嘴天鵝在一起。
雁鴨科,冬候鳥。
體長約62公分。公母鳥羽色大致相同,全身以白色為主,肩羽黑色,胸至背部有一咖啡色寬帶,但母鳥羽色色彩較淡無光澤,繁殖期間,公鳥的上嘴,會有凸起的紅色肉瘤。
生活環境
每年12月上旬到台灣,停棲在沼澤、海口、湖泊,尤其喜歡棲息在安靜和有豐富食物的鹹水湖。飛行似雁,善行又善游,常見的覓食方式是站在岸邊或淺水處,以嘴在泥濘地上左右掃過,探測軟體動物。在較深的水域覓食,會像倒栽蔥方式進行,但不潛入水裡。
繁殖
渡冬開始配對,二歲大即可繁殖。本物種未列入保護,在中國種群數量較豐富,但也存在非法捕獵的現象,在某些地區已列入保護(如中國吉林省列入三級保護動物)。
花鳧的覓食方式是站在岸邊或淺水處,以嘴在泥濘地上左右掃過,探測軟體動物
在較深的水域覓食會像倒栽蔥方式進行,但不潛入水裡
花鳧似乎對這座魚塭很滿意,餓了就啄食池塘的魚,閒著無事就清理身上的羽毛
黃嘴天鵝與花鳧
芬蘭國鳥黃嘴天鵝與花鳧(ㄈㄨˊ)很難得同時出現在苗栗縣通霄魚塭養殖場
通宵魚塭現場實況圖
花鳧與黃嘴天鵝棲息於西濱快速道路旁的魚塭,因此必須從西濱快速道路通霄交流道下來,再循著海邊方向,依照導航指示路線行駛,從西濱快速道路通霄交流道下來到魚塭約三分鐘的車程。
魚塭四周皆是寬敞的空地,所以上、下午前往都不用擔心會逆光拍攝;記得帶支三腳架、一張椅子和備妥遮陽帽和禦寒衣,就可以邊拍邊欣賞有最美鴨子稱的《花鳧》與罕見的嬌客《黃嘴天鵝》。
花鳧位於通霄魚塭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