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葉蟬(↑):葉蟬科,大葉蟬亞科,體長13–20mm,頭、胸黃色,複眼黑色無斑,前胸背板有三枚黑斑,小盾板有一枚,翅膀黃綠色,前翅端部具黑色橫帶,各腳白色,關節與跗節有黑斑,後腳脛節具排刺。(黑尾葉蟬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本屬黑尾蟬有三種之多,黑尾葉蟬應該是一個屬名,本種雌雄斑型各異,雄蟲前翅後緣有黑色斜斑,雌蟲則無,常見於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枝上吸食汁液,本種為近似種中體型最大的葉蟬,普遍分布全島低中海拔山區,習性敏捷,數量多見。TaiBNET網站 紀錄本屬1種,但並沒有這個種。
黑尾葉蟬頭胸部鮮黃色具黑色的斑點,翅端有黑色橫帶。
黑尾葉蟬拍攝於苗栗卓蘭山區,黑尾葉蟬的體型與金花蟲相比,相差甚多。
〝褐翅葉蟬〞
褐翅葉蟬(↑):葉蟬科,體長8.5–11mm,頭寬大於胸寬,複眼黃褐色內具2條黑色的橫紋,頭胸背板綠色,頭部前緣有黑色的橫帶,頭頂扁平寬大,小盾板黃綠色,前翅褐色或褐綠色,翅脈上具灰白色的斑點,各腳淡黃綠色,後腳脛節兩側具排刺。
本種體色變異大,有些個體體背褐色,前翅褐色或具光澤。普遍分布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於低矮的樹林或草叢吸食植物汁液,寄主廣雜,數量很多,全年可見,若蟲體形很像成蟲,體色綠色,胸腹寬廣或具翅芽,善於跳躍,若遇到騷擾會迅即彈跳離開。(褐翅葉蟬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褐翅葉蟬,若蟲體型寬廣具不明顯的翅牙。
褐翅葉蟬若蟲的頭部前緣有一條橙紅色的橫帶,複眼中央有2條黑褐色橫紋。
褐翅葉蟬若蟲褪殼後留下的殼。(↑)
褐翅葉蟬若蟲與小蝸牛體型相比。
〝葉蟬(待分類)〞
葉蟬:葉蟬科,體長3.6mm,體背淡黃褐色,頭部寬窄,複眼大,黑色,前胸背板具不明顯的紫色或黃色分布,小楯版基部有2枚黑色的大斑,與前方的複眼相呼應,斑型極富趣味,翅膀透明,隱約可見腹面紫藍色的斑紋,各腳淡色無斑。本種體型很小,分布於1000公尺左右山區,夜晚會趨光。
〝黑緣角胸葉蟬〞
黑緣角胸葉蟬:葉蟬科,體長16–19mm,體色綠色或褐綠色,前胸背板兩側具銳角外突,頭部前緣至角突、小盾板邊緣黑色,小盾板、前胸背呈傾斜的菱形,翅型寬大屋脊狀,與近似種相較本種體背及翅面不具刻點或顆粒狀突。
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若蟲身體扁平,常見棲息葉片的主脈上。本屬有3種但TaiBNET網站並沒有Tituria planata 這個學名。(黑緣角胸葉蟬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黑緣角胸葉蟬2016/9/4拍攝於勝興火車站,當時閃光燈沒電,因此無法呈現黑緣角胸葉蟬之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