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科學博物館的「地湧金蓮」

台灣很少地方有種植地湧金蓮(↑);我曾於2014年在銅鑼《荷塘居》看過一次,但今年我再次前往荷塘居查看卻已被剷除。時隔十年後才又於台中科博館看到地湧金蓮花;正因為很少有人種植,所以多數人都不認識它叫做地湧金蓮,因此台中科博館入口處的地湧金蓮並沒有人佇足觀賞。

地湧金蓮原產於中國雲南省,多生於海拔1500–2500公尺的山間。臺灣於1996年引進種植,初引進花開時曾被網傳「竹筍開花」,且是100年才有1次開花機會。經專家解說才知它為「芭蕉科」植物,地湧金蓮屬於觀賞蕉,不具食用價值。種植一年就會開花,花期甚至可以持續兩百多天。

台中科學博物館的「地湧金蓮」

地湧金蓮是佛經中所謂的「五樹六花」中的六花之其中一種
🌳五樹是指菩提樹、大青樹(闊葉榕)、貝葉棕、檳榔樹(可做為藥材)、糖棕或椰子
🌷六花則是荷花、文殊蘭、黃薑花、黃玉蘭、雞蛋花、地湧金蓮。

地涌金蓮每年都會開花,它的花看起來很像一朵蓮花,但其實不是「一朵花」,我們看到金色部分是它的苞片,在觀賞蕉中確實很少見。另外地湧金蓮不會長得很高大,大概120公分左右。

台中科學博物館的「地湧金蓮」

地湧金蓮在台灣被當作一種觀賞植物,但在泰國、尼泊爾與寮國等眾多佛教國家,「地涌金蓮」是備受崇敬的植物,許多佛寺的雕刻或彩繪中,都看得到她的身影。

地湧金蓮是芭蕉科的成員,卻不會長出芭蕉或香蕉的果實,但極富觀賞價值。本文地湧金蓮拍攝於台中科博館入口處,地湧金蓮是一種觀賞蕉,通常都是種植在庭院與園區作為觀賞之用。

 

台中科學博物館的「火紅赫蕉」

台中科學博物館的「火紅赫蕉」

植物名稱 火紅赫蕉(↑)
其他別名 火鳥蕉、艷紅赫蕉、大蠍尾蕉、龍蝦爪
學  名 Heliconia caribae
英文名稱 Red palulu
植物分類 赫蕉科、赫蕉屬(蝎尾蕉屬)
原產地區 中美洲

型態特徵
有著橙紅色至大紅色的苞片朝上生長,每串約5-10枚的苞片像鳥狀重疊排列,邊緣還有像鳥尾般的黃綠色條紋,色彩鮮豔,且苞片觀賞期長,幾乎不凋,為切花上等花材。

金鳥赫蕉與火紅赫蕉的區別

火紅赫蕉與金鳥赫蕉

金鳥赫蕉與火紅赫蕉的形態特徵
赫蕉類植物約有100餘種,常見者有金鳥赫蕉、大艷紅赫蕉(火紅赫蕉)
1.金鳥赫蕉朝下開花,花朝下開的金鳥赫蕉 ❌不提供蜂鳥停棲(上圖左)
2.大艷紅赫蕉的花朝上開,花朝上開的火紅赫蕉✔️提供蜂鳥停棲(上圖右)

同是赫蕉科赫蕉屬的植物為什麼有的花會朝下開和朝上開?
金鳥赫蕉朝下開花和火紅赫蕉朝上開花,都是授粉者(蜂鳥)共同演化的結果。

台中科學博物館的「火紅赫蕉」

火紅赫蕉(↑)
花小,初期藏於苞片內,後一至數枚花之萼片從苞片內漸露,伸出苞片外,
萼片橙紅至緋紅色,底部紫紅色,邊緣至頂端有黃、黃綠色狹帶,
花萼片三枚,花瓣基部連合,抱成管狀花冠,花黃白、黃綠色,火紅赫蕉的花期從春天至夏季

植株外觀
株高2–3公尺,成株叢生狀,莖短,葉長橢圓形,植株高大,根部伸展且叢生,適合庭園叢植、列植美化。具長柄,葉鞘包莖,似香蕉葉。(下圖)

台中科學博物館的「火紅赫蕉」

繁殖方式
繁殖主要用分株法,春夏季為適期,可用圓鍬鏟入地下,將地下根莖分切,地上部葉片則加以修剪,分株的植株另外種植,先期避免陽光直射,待根長好,自然就會再長出新葉。

栽培方式
土質以肥沃砂質壤土為佳,排水需良好,積水易使植株軟弱。栽植處可選擇在略遮蔭環境下,可降低夏日陽光的曝曬程度。因赫蕉地下根莖會自然分株出新株,栽植數年後經常會有叢生過於擁擠或雜亂的現象,應予以分株,不僅可再促進新株萌發,易避免蔓延影響到其他植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地涌金蓮 火紅赫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jipixnet 的頭像
    wujipixnet

    發現台灣之美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