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當前再加上背後的七里山塘美景,多令人陶醉的畫面啊!
她並非站在橋上供人拍照的Model,而是剛好有對新人在此拍婚紗照;且她也不避諱遊客拍攝
江南出美女,果然名不虛傳,還真巧被我拍著!上圖(↑)拍攝於七里山塘
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
蘇州平江路位於甘將東路與東北街之間,若非當地人或專程來此觀光,否則很難察覺這條老街道,因河流兩岸高聳參天的老樹隱密了這條老街道,古人傍水而居,有河流的街道都是古代最繁華地區。
平江路南起甘將東路,北至華陽橋,是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主要道路,其西側的平江河是城內主幹河道《三橫四直》之第四直河。據清道光年間《吳門表隱》一書記載,平江路古稱“十泉里”,因沿線有十口古井而得名。從《平江圖》上可以看到,早在宋代時期,平江路就已經是城東地區一條南北向的主幹道,和其相臨的平江河也是城東地區的重要河道。
平江路、河長約1600米,從南到北共有16座橋,這種百米一橋的分布密度為世界所罕見。橋與綠水相交,不光是交通節點,也是風景點和觀賞點。
站在橋上看平江路,有看不盡的風景。光滑的石板路上行人雜沓,路東一幢幢粉牆黛瓦的老屋鱗次櫛比,老屋對面是一排排參差高低的枕河人家。
清流映照著石欄駁岸,小船徐徐開行,大大小小的河灘碼頭好似水巷中一段段別有風致的插曲,還有臨街而建的石牌坊,線條簡潔的梁式石橋,玲瓏的拱橋,路旁的水井…這些在現代都市水泥森林中難得一見的舊時風物,令您在剎那間恍若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不知今夕是何年。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爲平江河,是蘇州古城迄今爲止保存最爲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對照南宋《平江圖》及明末《蘇州府城內水道總圖》,平江路基本延續了唐宋以來的城坊格局,並至今保持著活力。到蘇州,如果沒來過平江路,那就不算來過蘇州。
蘇州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的七里山塘(↓)
古城蘇州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內水港交錯,街衢縱橫,晚唐詩人杜荀鶴有詩雲: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被稱譽為姑蘇第一名街。
其原因是山塘街是一條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蘇州街巷的特點;三是它與許多名人和名事相關。山塘街東起閶門渡僧橋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橋長約七里,故稱七里山塘。
山塘街可以分爲東、西兩段,東段從阊門渡僧橋起至半塘橋,這一段大多是商鋪和住家,各種商店一家挨著一家,東段又以星橋一帶最爲熱鬧繁華。
而山塘街是最具蘇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間是條山塘河,真是朱欄層樓,柳絮笙歌。山塘街是條典型的水巷,這裏的房屋在沿河的岸邊都各有石級。
山塘街,是蘇州城一條有將近1200年歷史的步行街,全長3829.6米,這條街的由來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所修建,白居易從杭州調任蘇州刺史,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稱為「山塘街」,此條街道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
明代民歌《大九連環》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這條迷歌將蘇州山塘街與杭州西湖雙提並論,可見當時山塘街的重要性。
看了蘇州平江路和七里山塘美景,您是否也感覺蘇州如天堂般?咱台灣民間流傳一句俗話:『蘇州賣鴨蛋』。不知大家有否聽過?故事描述有位台灣商人去蘇州做鴨蛋買賣生意,結果被蘇州美景所迷,並在這裡另娶妻生子,拋棄元配不回台灣。所以說〝蘇州賣鴨蛋〞是指一去不回的意思!
〝2016江南旅遊相關文章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