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鱗翅目 蝴蝶 粉蝶 小灰蝶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短腹幽蟌

拍攝昆蟲多少會遇到新鮮事,比如好不容易對好焦距時,牠卻飛走了

而有些趨光性昆蟲,牠看到閃光燈還會再飛來看個究竟

本文這隻短腹幽蟌就是拍完照後,再次飛來讓我拍攝,且還上下揮舞翅膀擺pose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9) 人氣()

斯氏紫斑蝶幼蟲

上圖(↑)這隻長相怪異的毛毛蟲,誰會聯想到是斯氏紫斑蝶的幼蟲?

發現牠於三義九華山產業道路,是經過比對圖片才知道牠是斯氏紫斑蝶的幼蟲!

斯氏紫斑蝶幼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

台灣黃斑蔭蝶

 臺灣黃斑蔭蝶又名渡邊黃斑蔭蝶、布萊蔭眼蝶、布氏蔭眼蝶、每目鏈眼蝶、渡邊鏈眼蝶。

 中型眼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於胸部褐色,腹部白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扇形。後翅外緣略呈波狀,M3脈末端有小尾突。翅背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模糊細帶。翅外側有鑲黃紋眼紋列。後翅中室外側有一暗色紋。部份翅脈黃色。腹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鑲黑線細帶,亞外緣有模糊波狀帶紋。前翅中室基有一細小棒狀紋,外側有兩暗色短帶,外側帶較粗且內常有黃紋。翅中央有兩道不規則線紋貫穿,外側線前側常鑲白紋。翅外側有眼紋列,眼紋鑲黃色細環紋,於前翅後側擴大。後翅基部有三只含黃紋暗色小圓斑。雄蝶前翅CuA2室有兩條狀性標。緣毛黃、褐相間。低溫期個體腹面眼紋縮小、斑紋較模糊、前翅中室中央暗色條內黃紋減退。(資料取自台灣產蝶蛾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2) 人氣()

台灣黃蝶雄蟲

台灣黃蝶處處可見,牠飛行的速度非常快,停留時間又極為短暫,想拍出牠展翅的畫面或翅背的色澤和紋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本文拍的照片為雄蟲,日後有拍到雌蝶再補上!

台灣黃蝶 (雄蟲) :粉蝶科,展翅40–49mm,雄蝶翅膀表面黃色,前翅外緣具黑色斑紋,前後翅腹面具稀疏的黑褐色斑紋,雌蝶翅膀表面黑色的區域較寬,顏色較淡,體型較寬大,雌蝶翅腹面有三型,無紋型、斑紋型及黑化型。幼蟲以豆科之頷垂豆、黃槐、鐵刀木等植物寄主。(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

台灣黃蝶雄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7) 人氣()

青帶鳳蝶交尾

苗栗縣三義鄉九華山寺廟與雅聞香草植物園之間有片茶園,旁邊有條產業道路

這條產業道路是我常去拍攝昆蟲的地方,且也曾在這裡看到藍腹鷴出沒

該條產業道路本來就人煙稀少,自台灣疫情升上第三級警戒後,更是鮮少人來此走動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5) 人氣()

姬小紋青斑蝶

斑蝶科的蝴蝶成蟲翅膀花紋都很相似,想要辨認出牠們的名稱不容易

若發現牠的幼蟲,再詳細紀錄和觀察牠的成長過程,要比拍成蟲再比對網路圖片要簡單

上圖(↑)的姬小紋青斑蝶是我在三義帶回牠的幼蟲回家飼養所羽化的成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4) 人氣()

雌端紫斑蝶

台中后里舊泰安火車站生態園區種植許多蝴蝶食草,因此引來許多鳳蝶和斑蝶前來覓食

近幾年鳳蝶日趨稀少,增加最多的是端紫斑蝶,常可看到數千隻在那裏飛舞

然而只見到端紫斑蝶,卻未發現過牠的蛹,大家看過端紫斑蝶的蛹嗎?牠就像黃金般的閃亮!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4) 人氣()

琉璃蛺蝶

 自covid-19疫情升上第三級警戒後,我再也沒前往三義九華山產業道路拍攝昆蟲

雖然這條道路人煙稀少,但總感覺空氣中似乎有毒般,深怕大口呼吸就會感染到武漢肺炎

 今天按耐不住想出去走走的心情,終於再踏上這條闊別已有兩個月的產業道路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4) 人氣()

枯葉蝶

 枯葉蝶為大型的蝶類。又名樹葉蝶、木葉蝶,本種的卵為綠色圓形且外觀具有縱刻紋;幼蟲末齡體色為黑色,具有紅色棘刺,幼蟲取食台灣鱗球花、台灣曲莖馬藍、賽山藍等植物;蛹為黑褐色的垂蛹;成蟲前翅端部有尖突,後翅之後緣與外緣間也有一尖突,前後翅合攏時形成似葉片的輪廓。

 成蟲展翅寬為69–80毫米,翅背面之底色為深藍褐色,前翅具有寬大的橙黃色斑紋,翅腹面之形式及顏色擬態成枯葉狀,而斑紋的顏色隨個體不同而有差異。成蟲飛行迅速,棲息於潮溼的森林裡,全年可見,但主要在7–8月間可以見到最多數量。主要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地區。(資料取自教育百科

枯葉蝶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8) 人氣()

黃斑蛺蝶(雄)

 黃斑蛺蝶(雄):蛺蝶科,展翅33–50mm,雄蝶上翅膀表面底色黑色,基半部有一條橙色帶,下翅底色橙色,翅緣黑色具橙色斑點,翅基處有一枚黑色斑點,翅腹面為黑色與橙色參雜的斑點。雌蟲翅膀表面為黑色具藍色的斑紋,其中上翅近基部有一枚橙色的斑點,翅腹面顏色較雄蟲深,黃斑較雌蟲少。

 本屬有兩種,本種又稱雌黑黃斑蛺蝶、黃胡麻斑蛺蝶、帥蛺蝶、燦蛺蝶,主要分布於1000公尺以上山區(上圖的黃斑蛺蝶就拍攝於高海拔的大雪山),幼蟲以殼斗科的青剛櫟、赤柯寄主,體色綠色,體背有兩對白斑,頭面具紫紅色的斑紋,蛹枯葉狀,成蟲出現於4-11月,雌蟲會產卵他種昆蟲,如象鼻蟲捲曲的蟲巢裡,成蟲常見於殼斗科植物吸食樹汁。(黃斑蛺蝶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黃斑蛺蝶(雄)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0) 人氣()

烏鴉鳳蝶

 烏鴉鳳蝶(雄蝶):鳳蝶科,展翅80–95mm,翅面黑色具綠、藍色光澤,雄蝶肛角處有紅紫色弦月形斑紋,翅腹面亞外緣有橙色弦月斑紋,翅端具長尾突,邊緣黑色,雌蝶翅面顏色較淡,下翅橙色斑紋較雄蝶發達。(烏鴉鳳蝶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本種又稱翠鳳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以賊仔樹、食茱萸、雙面刺等植物寄主,早齡體表綠色,胸腹間有白色雲霧狀花紋,具有擬鳥糞作用,成蝶3-10月份出現,常見於陽光下賞花吸蜜或於潮濕的岩壁 、溝渠群聚吸水,棲息時會躲在隱密的林中展翅,翅面的藍、綠鱗片光澤很漂亮。

烏鴉鳳蝶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4) 人氣()

交尾中的青帶鳳蝶

 青帶鳳蝶:鳳蝶科,展翅50–60mm,翅膀表面黑色,展翅時有一條水藍色的橫帶斑紋橫跨全翅,後翅近外緣有眉狀斑紋排列,尾突不明顯,翅腹面也有青帶斑紋但後翅近肛角區域具紅斑。本屬4種,

 本種又稱青鳳蝶,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喜歡訪花或群聚於潮濕的地面吸水,飛行迅速。幼蟲寄主樟、肉桂等植物,初齡黑色漸漸轉為褐色、綠色,終齡後胸體背有一條黃色橫紋,頭胸左右側各有3枚藍色光澤突棘,腹端有一對叉狀突起,蛹為帶蛹,綠色,體背有4條黃色縱紋,成蟲全年可見,常見路邊的野花吸食花蜜,習性靈敏,飛行快速。(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交尾中的青帶鳳蝶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2) 人氣()

波紋小灰蝶交尾

兩隻波紋小灰蝶在黃槿樹交尾,但其中一隻小灰蝶的頭被葉片遮住了,

畫面看起來不怎麼完美;為了拍幾張小灰蝶交尾特寫鏡頭,所以我輕輕撥開黃槿葉片。

波紋小灰蝶交尾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7) 人氣()

斑粉蝶

 斑粉蝶:鳳蝶科,展翅70–95mm,雄蝶翅膀表面為白色,翅緣有黑帶,具白色斑點,翅腹面前翅白色具黑斑,後翅黃色具條狀斑紋,雌蝶翅膀表面及翅腹面黑斑較發達,春型個體較小,黑色斑紋較少。

 本屬一種,幼蟲以白花菜科的銳葉山柑、小刺山柑等植物寄主,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於4-10月間出現,中南部及東部較多見,喜歡訪花,常於溪邊群聚吸水。本種外觀近似麻斑粉蝶但麻斑粉蝶之後翅前緣基部及後緣之黃斑較發達。(斑粉蝶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斑粉蝶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6) 人氣()

 無尾鳳蝶是最常見到的蝴蝶,牠們廣泛生活在平地、低海拔地區,台灣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蹤影。如果居家陽台或庭院有栽植柑橘盆栽,無尾鳳蝶就會聞香前來採蜜和產卵,且會年復一年的來你家柑桔樹下蛋繁延後代。我家種植幾棵盆栽柑橘,所以不時看到無尾鳳蝶成蟲和牠的幼蟲。

 無尾鳳蝶飛行迅速,僅在柑橘樹作短暫停留,很難捕捉到牠們的身影,不過牠們在柑橘葉產的卵卻會在我們的庭院慢慢長大,足夠讓你紀錄到牠們的成長過程。您想近拍無尾鳳蝶或紀錄牠們從幼蟲到化成蝶的整個成長過程,不妨在庭院種盆柑桔樹,無尾鳳蝶就會不請自來的讓你盡情拍攝。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4) 人氣()

青斑鳳蝶終齡幼蟲

 青斑鳳蝶:鳳蝶科,展翅50–70mm,翅膀表面黑色,前翅中央有條由許多水青色斑點組成的縱帶,翅緣佈滿細小的斑點,翅腹面青色斑較淡,後翅近後緣及基部有紅色斑紋分布,雌雄外觀近似。

 本屬四種,本種又稱木蘭青鳳蝶、木蘭青斑鳳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寄主木蘭花、含笑等植物,成蟲常見於溪谷或濕地上吸水,飛行快速。(青斑鳳蝶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青斑鳳蝶終齡幼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

大琉璃紋鳳蝶

 大琉璃紋鳳蝶(雄):鳳蝶科,鳳蝶屬,展翅70–85mm,後翅表面有一枚藍色大斑,外觀近似琉璃紋鳳蝶。但本種前翅亞外緣的綠色帶較不明顯,體型較大,後翅藍色斑紋較發達且大,此為大琉璃紋鳳蝶命名的由來,雌雄外觀近似但雄蝶下翅面的藍色斑紋上下呈細條狀延伸。

 本屬21種,本種又稱琉璃翠鳳蝶,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幼蟲以芸香科的食茱萸、三腳虌、山刈葉、假三腳虌等植物寄主,但成蟲只出現在北部,分布情況十分特別,中、南部以琉璃紋鳳蝶數量最多,本種 3–10 月出現,喜歡訪花吸蜜,飛行快速。(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大琉璃紋鳳蝶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3) 人氣()

無尾鳳蝶

 無尾鳳蝶:鳳蝶科,展翅70–80mm,翅膀黑色具不規則的米白色斑點,下翅肛角處有紅色的斑點,雌蝶與雄蝶皆無尾狀突起,此為命名的由來。翅腹面底色白色具黑色斑紋,翅中央有橙褐色的分布,腹部白色,腹背面及側面具黑色的條紋。(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本屬有21種之多,本種又稱花鳳蝶,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幼蟲以各種柑橘類植物寄主,成蟲常見於花叢中飛舞及吸食花蜜,也會在潮濕的路邊吸水液,是公園裡是常見的蝶類。

無尾鳳蝶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5) 人氣()

雙尾蝶

 雙尾蝶:蛺蝶科,展翅60–70mm,翅膀表面基部黑色區域較大,後翅亞外緣有藍色的光澤,後翅有兩根尾突,翅腹面近外緣有紫褐色的條斑,每個翅室均有雙括弧的斑形,內有黑色斑點。

 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體型較姬雙尾蝶大,又稱大二尾蛺蝶,與其相較本種後翅腹面近後緣的斑紋較發達,前翅近前緣端多了一枚黑色橫斑,幼蟲以頷垂豆寄主,成蟲於7–8月出現,喜歡於溪邊吸水及腐果、樹汁。(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雙尾蝶 雙尾蝶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7) 人氣()

異粉蝶(雌白黃蝶)

 異粉蝶:學名I.pyrene,中小型粉蝶。雄蝶與雌蝶的翅膀顏色斑紋有差異,而此蝶會在植物的新芽上產卵,且喜好在偏陰暗環境產卵。幼蟲孵化後,會以成熟的葉子為主食,平時會停棲在葉子食痕的附近或是葉緣的地方。本種在夏季與冬季時翅膀的花紋有些許不同,冬季時的後翅背部外緣處有不太明顯的黑色斑紋,在夏季時在翅膀外緣會有較顯著的黑褐色斑紋。(異粉蝶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特徵:雌雄蝶的斑紋有明顯的差異。軀體背部黑褐色,腹部為白色。雄蝶翅膀背部底色為淡黃色,前翅翅頂黑褐色,內部一片橙色紋,而雌蝶則以灰白色為主,且翅膀黑褐色的斑紋較雄蝶發達。

 生態習性:多世代蝶種,全年可見,成蝶常在闊葉林、熱帶雨林或溪邊出沒,喜好訪花,雄蝶有聚集溼地吸水的習性。 棲地分布 台灣地區分布在低、中海拔區域,台灣以北地區比較少見,而在台灣以外分布於南亞、中南半島、華西南、華南及華東地區。攝食食物,山柑(白花菜)科的毛瓣蝴蝶木。主要取食部位是葉子且為老葉。本種成蝶常在森林邊緣與溪流邊出沒,且飛行緩慢,喜愛訪花。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