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花具有肉質葉片相當耐旱,且繁殖力強和生命力旺盛,故有「長壽花」之美譽
傳統長壽花為單瓣,雖有紅、橘、粉、黃、淡綠、紫紅、桃紅等多種顏色,但都是單一色彩
近年來由國外授權專利品種之重瓣花,具有較豐富花型,且色澤更多樣亮眼(↑)
長壽花的開花期為每年十二月至翌年四月,此時正值國曆新年和農曆春節期間,因此常用在家庭室內擺設和居家環境美化,以及行道布置的苗圃花卉。長壽花的花朵鮮艷奪目,花期長達四個多月,加上它有個美麗的花名「長壽花」,所以長壽花在台灣民間一直都被視為「吉祥花卉」。
近年來經過品種改良已出現多重瓣長壽花,且還有漸層次的雙色色彩(↑)
多重瓣長壽花的花瓣層層疊疊、花朵不但大還花型可愛,加上多重瓣長壽花的顏色極為豐富,比單瓣的原生種長壽花更受消費者的喜愛!
長壽花小檔案:
植物名稱 長壽花
英文名稱 Kalanchoe
學 名 Kalanchoe blossfeldiana v. Poellnitz Kalanchoe blossfeldiana Hybrids
科別屬名 景天科、燈籠草屬,亦有稱伽藍菜屬或高冷盤屬
其他別名 壽星花、假川蓮、聖誕伽藍菜、矮生伽藍菜
原產地區 馬達加斯加島
種植長壽花要點
無論單瓣或經過改良的多重瓣長壽花,皆性喜溫暖和光亮的環境,不喜歡長期潮濕土壤,放置室內不宜多澆水,澆水尤須要避開花朵以免花朵提早凋謝。
單瓣的長壽花形狀像星星(上圖的小圖),花色都是如黃、紅、橙、白等單一色彩(↑)
重瓣長壽花的花瓣層層疊疊、花朵大且花型較可愛,外觀較討喜!
長壽花為聚繖花序,在充足的光照及養分供應下,長壽花則會產生許多分枝而呈叢生狀,花梗自葉間與頂端生出,每一花梗著生許多小花,由頂端生成花梗之小花先行綻放,依序由中心往外陸續開放。
長壽花屬多肉植物,成熟植株高約20–30公分左右,屬於半矮性多肉植物。(↑)
長壽花的葉肉質,葉片肥厚多汁,葉片為深綠色,葉片呈橢圓形或是長橢圓形,葉緣有淺裂刻,葉十字對生 (少數為3輪生,葉片具有蠟質和光澤,酷似冬青和綠玉的葉片。
長壽花的繁殖技巧
早期引進優良品種多使用播種法,現在則以營養繁殖法為主,葉插和枝插都可以,只是用長壽花葉片插生長緩慢,實用性不高;農民主要以枝插法為主。
使用插枝繁殖,取新生健壯側枝或頂梢都可以,適合的時間在春夏之交。剪下帶有兩對葉片的枝條放至隔天讓切口乾燥,然後在每個3吋小盆插1枝,或是7吋盆插3枝。大約3週至1個月就會長根抽芽,此時可以施點肥,盛夏移到略有遮蔭處避開高溫,到了冬季就有自己栽培的長壽花盆栽可觀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