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泰北少數部落族的長頸族

根據統計全世界約有2000多個民族,在這眾多的民族中不乏有一些奇特的民俗,這些風俗在我們外人看來有點奇怪和不人道,然而她們卻認為非常美麗,應該是每個民族的審美觀點不同吧?

這次我們旅遊泰國有個景點就是參觀泰北長頸族;泰國長頸族位在泰北地區,當地婦女有個奇特的民俗習慣,女孩在五歲時就要在脖子和四肢套上一個銅圈,每個銅圈一公斤重。然後再從十歲開始,每年便在頸上多加一個銅環,一直到二十五歲為止,銅環戴得越多代表這個女人越美麗。

全世界不同民族皆有其獨特的民俗

泰北少數部落族的長頸族

上圖右的泰國長頸族婦女脖子銅環已達26個,表示她從五歲就開始套上銅環,再按照長頸族習俗從十歲開始每年增加一個銅環,她是泰國長頸族年齡最大也是最美麗的婦女;我透過導遊翻譯問她脖子和腳上戴著沉重的銅環,生活上會不會感覺不方便?她說已成為習慣,並沒有感覺不便!

泰國長頸族婦女在脖子和腳上套上銅圈看似殘忍?但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殊風俗,在非洲原始部落中有個叫摩爾西部落,當地女人長到十歲就要舉行別開生面的割禮,她們會將下唇割開,然後在其中放置一個用陶土燒製的盤子,並認為盤子越大的女人越受歡迎。

我們再來回視中國北宋時期流行的《纏足》,當時裹小腳起初風行於花街妓女圈,後來慢慢影響至上流社會的婦女。一直到明清時期,裹小腳文化已經普遍流行於所有階層的女性。中國女子裹小腳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非常不人道,但當時裹小腳卻是富有人家和上流社會婦女的象徵。

泰北少數部落族的長頸族

進入泰北長頸族部落村不能看到長頸族婦女就猛對她們拍照哦,否則會遭到白眼對待;需要付點小費或向她們購買紀念品,她們都很樂於讓人拍照也可以和她們合照留影。

但隨著西方文化流入的影響,西元2006年開始已有越來越多的長頸族年輕女性,她們的脖子不再按習俗戴上銅圈;不過在泰國仍有許多巴東族婦女,她們被迫於經濟上的需要而沿襲這種風俗。

泰北少數部落族的長頸族

長頸族婦女頸部套上銅環文化
長頸族的風俗習慣是在女孩五歲時就要在脖子和四肢(雙手和雙腳)套上一公斤重的銅圈,然後從十歲開始便每年在頸上多加一個,一直到女人二十五歲為止。

配戴銅圈之前須經幾小時按摩,接著會有精通此道的人幫長頸族人在頸上戴上銅圈,完成儀式後便會大肆慶祝。這些銅圈的重量壓迫鎖骨使脖子伸長,她們認為長脖子才是美麗的象徵。長頸族人最多可戴至約二十幾個銅圈,總重量約為五至十公斤,這些銅圈需戴到青春期、身體完全定型為止。

泰北少數部落族的長頸族

脖子上戴的銅圈一生中只能摘下三次
長頸族婦女脖子上的銅環只能往上添加,並終生都要佩戴著,她們一生中只有結婚、生子以及去世才能取下頸上的銅環。通常她們不輕易讓外人看到取下銅環的樣子,即使親人丈夫也不例外。

長頸族婦女如何清洗脖子上的銅圈?
為了清洗銅圈,長頸族的女人會用稻草纏繞銅環,從銅環的空隙處塞入,再從另一頭拉出,摩擦去掉銅圈上的污垢;如果經濟條件好點的長頸女會選擇布條進行清洗摩擦銅環。

泰北長頸族婦女脖子和四肢配戴銅圈的傳說
長頸族婦女在脖子及腳上戴上銅圈,據說是為了避免野獸咬頸或保護腿部;也有一說是避免引起村外男性的非分之想。另外有種說法是該族認為脖子拉長才是女人美麗的象徵。其實戴上銅圈事實上並不是脖子被拉長,而是因為銅圈的壓迫導致鎖骨與肩骨被往下壓,看起來感覺脖子好像變長。

泰北少數部落族的長頸族

參觀長頸族備受爭議
旅遊走訪少數民族村的行程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有人認為人不該像動物一樣被參觀;因此在我們進入泰北長頸族之前,導遊就一再交代進入村落後就直接對著她們拍照,拍照需經過她們的同意且也需要給點小費;或者向她們購買紀念品,因為這是她們重要的收入來源。

泰北長頸族販售手工藝品的村落商店

泰北少數部落族的長頸族

泰北長頸族原是居住於緬甸中音冰喀倫族,因為五十年前緬甸小內戰,他們的分支東山人,大約有三萬多人不湛戰亂滋擾,選擇逃至泰國北部山林過著農耕狩獵的生活。

泰國仁君拉瑪九世收留他們,讓他們在湄宏頭山區的十多個村莊裡定居,並為其開闢道路和鼓勵他們以獨特的民族文化《長頸婦女》發展旅遊業,以賺取觀光客的荷包改善生活。

但原居於緬甸中音喀倫族非泰國公民,因此被泰國政府禁止耕種土地。旅行社從中看到了商機,利用巴東族長頸銅環文化特色,吸引世界觀光客蜂擁前往一窺長脖子婦女而大賺取觀光財,也因此有許多巴東族的婦女,被迫於經濟上的需要而繼續這種在脖子掛上銅圈的習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jipixnet 的頭像
    wujipixnet

    發現台灣之美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