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甘藷天蛾

中文名稱:甘薯天蛾(資料取自百度百科
別  名:旋花天蛾、白薯天蛾、甘薯葉天蛾
綱  目:鱗翅目
科  目:天蛾科,蝦殼天蛾屬
分佈區域:中國東南、華南、台灣等地
寄主農作:甘薯、葡萄、綠豆

甘薯天蛾為鱗翅目,天蛾科、蝦殼天蛾屬的一種昆蟲,主要危害扁豆、赤豆、甘薯。初孵幼蟲潛入未展開的嫩葉內齧害,有的吐絲把薯葉捲成小蟲苞匿居其中啃食,受害的葉只留下表皮,嚴重的無法展開即枯死,輕者葉皺縮或葉脈基部遺留食痕,也有的食成缺刻或孔洞。影響作物生長發育。

甘藷天蛾幼蟲

從菜市場買回的地瓜葉中 發現甘藷天蛾終齡幼蟲 ▲  

話說今年十月從菜市場買回的地瓜葉中,赫然發現一隻長達近十公分的碩大菜蟲;從過去我養無數次毛毛蟲的經驗判斷,牠應該是即將化蛹的終齡幼蟲,因此決定飼養牠,並觀察牠的成長變化。

我來細數這隻甘薯天蛾幼蟲的生命力有多強韌?牠在幼蟲時期躲過農藥撲殺,菜農採收和綑綁過程中都沒發現,且也沒有被河水沖掉,直到我們買回家挑菜和洗滌時才看見!

甘藷天蛾幼蟲

甘藷天蛾幼蟲對農作物的傷害 ▲  

●初孵的幼蟲潛入尚未展開的嫩葉內囓害,有的吐絲把薯葉捲成小蟲苞,然後匿居其中啃食。
●受害葉片只留下表皮,嚴重的無法展開葉片即枯死,受害較輕地葉則皺縮或葉脈基部遺留食痕。
●被幼蟲蠶食的葉片囓成殘缺破損或千瘡百孔,影響農作物生長的發育甚鉅。

甘藷天蛾蛹.jpg

甘藷天蛾終齡幼蟲在化蛹的前幾天不會再進食 但會排泄腹內的糞便 ▲  

●經過飼養五天後,甘藷天蛾幼蟲不再進食,身軀顏色漸漸轉黑,依飼養經驗是牠即將化蛹。

甘藷天蛾蛹.jpg

甘藷天蛾幼蟲 終於化成天線寶寶的蛹 ▲  

●甘藷天蛾化蛹後,頭部長了一條長鼻子;這是我飼養多種天蛾,第一次看到頭部長有天線的蛹。

甘藷天蛾

從發現甘藷天蛾幼蟲開始飼養 經過卅五天後 終於褪變成蛾 ▲  

甘藷天蛾觀察記錄:
發現甘藷天蛾終齡幼蟲日期:2022年10月11日
甘藷天蛾終齡幼蟲不再進食:2022年10月15日
甘藷天蛾在冬天的蛹期日數:2022年10月15日至11月14日(共30天)
褪變成蛾的日期:2022年11月14日
●備註:昆蟲的蛹期會隨著季節的溫度而有所不同;冬天蛹期較長,夏季蛹期較短

甘藷天蛾形態特徵:中型蛾類,成蟲體長五公分,翅展九至十二公分。體翅暗黑色,腹部各節的兩側有白、紅、黑三種顏色相間的橫帶;前翅內線、中線和外線各為兩條深棕色的尖鋸齒線。後翅有四條暗褐色橫帶,緣毛白色雜有暗褐色。(甘藷天蛾型態特徵取自百科知識

甘藷天蛾

甘藷天蛾的幼蟲和成蟲有毒嗎?

從甘藷天蛾的名字可以發現牠是以旋花科的甘薯葉、牽牛花為食,因此沒有毒性,所以遇見甘藷天蛾的幼蟲或褪變成蛾的成蟲,都是是可以輕輕摸摸牠的身體。

 

 

 

白薯天蛾真的別名甘藷天蛾嗎?還是白薯天蛾與甘藷天蛾分別為不同的物種?  

網路許多介紹都說白薯天蛾又名甘藷天蛾;但根據我飼養的觀察紀錄,白薯天蛾幼蟲時期的身體是草綠色的,化蛹後並沒長出一條長長的鼻管,褪變成蛾後的腹部也沒有甘藷天蛾那樣鮮豔。

如果白薯天蛾與甘藷天蛾是同種,為何化蛹後的外觀差異會這麼大?會不會是公蟲與母蟲之分?

白薯天蛾演變史

2021年我飼養的白薯天蛾紀錄,從幼蟲➸終齡幼蟲➸化蛹➸褪變成蛾;都有拍照存檔。▲

白薯天蛾幼蟲時期的身軀是草綠色,化蛹後的外觀很像一條番薯,可是並沒長有一條長鼻子,褪變成蛾後的腹部白、紅、黑三條線,顏色非常淡且也較細小。

甘薯天蛾演變史

上圖就是我今年飼養的甘藷天蛾,幼蟲化成蛹後的頭部長有一條長長的鼻子,牠褪變成蛾的腹部有三種顏色,分別為白、紅、黑,非常鮮艷和明顯。▲

毛毛蟲在幼蟲時期,我們非專家所以很難去區分牠是公蟲或母蟲?至於蛹期的那一條長長鼻子,是否就是公蟲的特徵?則有待專家去解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甘藷天蛾 白薯天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jipixnet 的頭像
    wujipixnet

    發現台灣之美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