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毛西番蓮

 毛西番蓮又稱為小時計果、野百香果,為二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常見於廣西、廣東、雲南和台灣。常逸生於海拔120-500M草坡路邊灌叢中。本種原產西印度群島,現為泛熱帶雜草。

 全株密生長毛,因而得其有「毛」之名,常藉卷鬚攀附其他作物上,為危害農地作物的雜草。夏、秋時可採其全草或果實,果實曬乾,稱龍珠果,而全草有清熱與解毒之效。(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毛西番蓮

第一次看到毛西番蓮(↑)是2020年9月旅遊屏東的鼻頭草原上

嚮導為我們介紹野百香果,他說花很美,但我們卻錯過每年七、八月的開花期

為了一睹它的美色,特地拍照存檔,希望有日能在郊外遇到它的花朵

毛西番蓮

因曾在屏東鼻頭草原看過野百香果的植株,所以對它的印象極為深刻

近日在台中外埔忘憂谷的草叢上發現它的蹤跡,即斷定它就是毛西番蓮(野百香果)

毛西番蓮的葉三裂互生,莖和葉片具密毛,這也是它被稱毛西番蓮的由來

毛西番蓮

想觀賞毛西番蓮花的丰采必須在早晨,它的花朵在太陽出來後就會凋零

毛西番蓮的花和我們日常食用的百香果花相似,猶如一座時鐘,所以又叫做時計果

它的中央部位是雌蕊,其三裂柱頭(柱頭頭狀下垂),雌蕊的外圍是雄蕊

雄蕊外圍絲狀紫白色的部位則是它的「副花冠」,副花冠共有三層,最內環短毛、淺紫

毛西番蓮

從側面看毛西番蓮,會發現有一團網狀羽裂的綠色部位,這是它的總苞,花朵是不是很特別?

毛西番蓮

毛西番蓮的果實為漿果,球形或近似球形,橘黃色,光滑無毛,徑1.5–2.5公分

常有殘存苞片包被果實;種子近扁卵形,底部較寬,有突堅,近光滑,有光澤,黑褐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毛西番蓮 野百香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jipixnet 的頭像
    wujipixnet

    發現台灣之美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