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中市外埔區忘憂谷的木棉花開得早,木棉花開也引來眾鳥前來覓食;
分別有灰頭椋鳥、白頭翁、八哥、紅嘴黑鵯和麻雀,最特別的是第1次看到五色鳥聞香而來。
灰頭椋鳥又名栗尾椋鳥,為椋鳥科椋鳥屬的鳥類;
有黑色翼尖和橙色腹部及腰的白頭椋鳥,嘴喙色彩獨特,藍色而有黃色的嘴尖。
〝白頭翁〞
台灣最常看到的白頭翁(↑);拍攝於台中市外埔區忘憂谷木棉花樹。
〝台灣原生八哥與白尾八哥〞
上圖(↑)是台灣原生八哥,原生八哥的特徵是嘴喙象牙白色或近白色;
台灣原生種八哥已列為國家二級保育鳥類,隨意捕捉或飼養都會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
上圖(↑)是白尾八哥;白尾八哥、家八哥的嘴喙是黃色;
本文的台灣原生八哥與白尾八哥均拍攝於台中市外埔區忘憂谷木棉花樹。
〝五色鳥〞
第一次看到五色鳥光臨外埔忘憂谷的木棉花樹上。(↑)
〝紅嘴黑鵯〞
紅嘴黑鵯(台灣特有亞種),學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別名黑短腳鵯、紅喙嗶仔(台語)、火鳥、赤鳥。鵯科。分佈於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鳥、亞洲印度東部、緬甸、寮國、東埔寨及越南等地廣佈台灣及中國長江以南。在台灣常見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資料取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特徵:1.體長約24公分。2.羽色全黑,頭頂羽毛上豎。3.喙部紅色,微下彎。4.腳部紅色。5.春夏季為小群體群居,入秋後可見上百隻大族群。6.叫聲大致為「喵…」、「小氣鬼」及「嘰嘰喳喳」三種。
生態:為群聚性鳥類,尤其秋冬時可見壯觀的大群體,繁殖期4月到6月採一夫一妻制,巢為碗狀,每次繁殖約下2至3顆蛋。以花蜜、葉芽、果實及昆蟲為食。個性好動,往往一隻飛離就能帶動群體齊飛。
本文紅嘴黑鵯拍攝於台中市外埔區忘憂谷的木棉花樹上。(↑)
往年三、四月才會開花的木棉樹,今年二月初就看到開花,且又已接近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