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這隻金花蟲乍看會以為是隻某種藍色葉蚤或金花蟲,
而牠的體型也比一般的藍色金花蟲大,體長達9-10mm;只是翅面佈滿刻點及金屬的肌理,
這是紅紋麗螢金花蟲藍色型的變異個體,非常少見,分布1000公尺以上山區。
這隻紅紋麗螢金花蟲外觀界於深藍葉蚤與紅紋麗螢金花蟲之間,
但牠翅背具有紅藍色的刻點,且發出金屬光澤;原以為是紅紋麗螢金花蟲的雌雄之分,
所以就好奇的拍攝幾張,待回家上網搜尋,才知是極為少見的變異個體。
真正〝紅紋麗螢金花蟲〞的本尊
紅紋麗螢金花蟲 Clitenella fulminans (Faldermann,1835)(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金花蟲科,麗螢金花蟲屬,體長0.7至1公分,體色金綠色至藍色,前胸背板綠色具光澤,翅鞘有細微的刻點,翅背有四枚紫色金屬塊斑,各腳及觸角基部為綠色有光澤,外觀豔麗。本屬一種,本種又稱紅紋豔金花蟲,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棲息於朴樹,成蟲於5至6月較多見。
紅紋麗螢金花蟲與紅紋麗螢藍色變異個體,均拍攝於台中后里舊泰安生態園區。
〝蒜香藤沒有蒜香味〞
蒜香藤是否有蒜香味?這是我一直想找尋的答案,
剛好在舊泰安火車站前就重有一株;我湊近聞了聞,答案是沒有蒜香的味道!
本物種原生於南美洲北部的亞馬遜雨林,但已擴散至中美洲及巴西。在亞馬遜雨林生活的麥士蒂索人稱呼這種植物為 ajo sacha,意思就是「野蒜」。本物種由於入侵性低,所以常被當作觀賞用植物而出口到其他地區,例如:波多黎各、南部非洲、印度、日本、台灣及香港。
形態描述:花紫色到淺紫色,喇叭形,有五瓣。本物種的花叢生,而且葉形呈長卵形,成為了分辨其他物種與蒜香藤的一個指標。一年四季皆有零星開花,但全株盛約在秋冬之際(九月至12月),但亦有時一年盛開兩次。葉片有蒜香名,而這亦是本物種中文名稱及學名的由來。(資料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