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聖䴉(音讀ㄒㄩㄢˊ)(學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名埃及聖朱鷺、埃及聖鷺、聖䴉、巫婆鳥,是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東南部及以往埃及的一種朱鷺。埃及聖䴉在古埃及備受尊敬,經常被製成木乃伊當做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徵。如今牠們也被引入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與臺灣,且在這些地區已成為強勢的入侵種。(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埃及聖䴉在樹上築巢,會與其他水鳥(如鷺科)一同生活。牠們很多時會在猴麵包樹上以樹枝築巢,每次產2-3顆蛋。 埃及聖䴉在沼澤濕地及泥濘出沒,有時會到訪農地及垃圾站。牠們主要吃魚類、青蛙及其他水中生物,包括昆蟲與螺類。 埃及聖䴉很靜,但有時也會發出一些鳴聲。
雄鳥及雌鳥相似,雛鳥呈灰白色,喙較短,頸上有一些羽毛。生物學分類上屬於鸛形目、䴉科、朱鷺亞科,身長為65–89公分,體重約為1500公克。
展翅長可逹112–124公分,全身白色,頭至頸為黑色裸皮,嘴喙黑色,喙長且下彎,腰及翼邊飾羽黑色;初級、次級飛羽尖端黑色,尾羽白色,停棲時翼緣收縮在尾部呈黑色。
埃及聖䴉身體全白,後羽黑色,頭部及頸部都是禿及黑色的;
埃及聖䴉喙厚而彎,腳也是黑色的。飛行時雙翼張開後邊有一道黑色羽毛。
埃及聖䴉群聚在台中外埔區忘憂谷的農田覓食。(↑)
埃及聖䴉群飛在台中大安龜殼生態公園上空的壯觀畫面。(↑)
〝台中外埔忘憂谷的木棉花已盛開〞
以往都是清明節前後開的木棉花,現卻有越來越早開花的趨勢,
台中外埔國三號橋下的木棉花,目前已開花有八成,而台南林初埤木棉花至今仍未開。
春天百花盛開也是鳥類的繁殖季節,木棉花樹處處都可看到出雙入對的雌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