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北京之旅

 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 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百度百科

 清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后動用 448萬兩白銀在這裡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重建後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再次遭受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佈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和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2019北京之旅

本來我可以拍攝仁壽殿全景的,因為這次北京之旅特別攜帶了廣角鏡頭,

為什麼第一張採光現不好又斜角拍攝,上圖又缺少了兩邊的簷角?

這都是因北京女導遊的一句話,她叫我們不要拍攝仁壽殿前的那隻麒麟和敗家石!

2019北京之旅

上圖(↑)這對麒麟拍自紫禁城,紫禁城宮殿前的麒麟都是雙雙對對,

但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麒麟卻形單孤影,這就是北京導遊交代我們不要拍和與牠合照原因。

至於樂壽堂前的敗家石?導遊說:擁有此石的人最後散盡了家財!

聽到這兒,全團旅客皆收起相機,因為誰願意拍攝孤單形影的麒麟和敗家石回家?

 

〝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麒麟為什麼只有一隻?〞

 

2019北京之旅

從上圖小孩乘涼的樹後方,隱約可以看見那隻麒麟和敗家石。

 原來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麒麟來自圓明園,最早放在長春園的宮門前,民國時期才移過來。從現存圓明園的老照片中可看到原先的銅麒麟是一對,後來由於破損嚴重經過維修後,取修整後的一隻麒麟,陳設在頤和園仁壽殿前供人觀賞。頤和園的銅麒麟和紫禁城的麒麟不一樣,牠是長有角的一隻怪獸。

 所以有人說頤和園的麒麟是狻猊,不過雕塑的神獸,本來就有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頤和園的麒麟是經過修復的,如果仔細觀看就會發現麒麟的兩隻前腿上面都有焊接的痕跡,上下半截顏色和花紋也略有不同。但因為我不敢拍攝這隻形單孤影的麒麟,想一窺究竟的人可以上網搜尋觀察。

 

〝金桂花〞

 

2019北京之旅 2019北京之旅

 走進頤和園內有股清香味撲鼻而來,其香味似台灣常見的淡黃色桂花,但香味和花朵又比淡黃色桂花濃香和大朵。原來是尚不曾見過的金桂花,金桂葉片較厚,於秋季開花,花色主要以金黃色為主。

 

〝樂壽堂前有塊乾隆皇帝御筆親題「青芝岫」的敗家石〞

 

2019北京之旅

 上圖(↑)就是置放敗家石的樂壽堂,我仍是沒有拍攝這塊巨大的敗家石,但還是有許多遊客爭拍這塊乾龍皇帝親題「青芝岫」的造型奇特敗家巨石。

 為什麼稱這塊奇石為「敗家石」?據說明朝著名的書畫家米萬鍾除了山水、花竹和筆墨寫得好外,還有喜好收藏天下奇石之癖。這塊「敗家石」是米萬鍾收藏的眾多奇石中的一塊,當年米萬鐘不惜耗費財力,雇用百餘人開山鋪路,不但分段引水還掘水井以待嚴冬,為了行車又雇人淘水潑冰。然後再打制多輪大車,動用四十匹駿馬拉石滑行運輸。費了七天才將巨石拖出深山,再驅車五日到達了良鄉。可是這塊巨石實在太大,此時的米萬鍾已傾家蕩產,再也無餘力將巨石運回勺園了。

 恰在此時,魏忠賢執掌朝廷,米萬鐘不肯附逆,慘遭陷害獲罪丟官。但他不死心,為大石蓋了一間草房,將其嚴實地保護起來,又僱人在此看守,想將來再運。為此,他還寫了一篇《石出山記》,記載此事始末。米萬鍾與巨石的故事傳遍京城,因為這些曲折的經歷,人們將這塊巨石稱為「敗家石」。

 

〝頤和園樂壽堂

 

2019北京之旅

 然而可這塊敗家石終究沒有被米萬鍾運回勺園,在房山一放就放了百餘年。到了清朝,有次,乾隆皇帝去西陵祭祖時發現了這塊敗家石。他見這塊巨石突兀雄偉甚是喜愛,便命人將巨石運回正在修建的清漪園樂壽堂前。據說皇太后聽聞此事大為不悅,認為此石「即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

 但因乾隆皇帝對此石甚是喜愛,就採取了各種方式說服太后,才使皇太后認同此石。與此同時,乾隆還根據此石的形狀和潤色,將此石命名為「青芝岫」,並吟詩御題鐫刻於巨石上。如今這塊敗家石完好地橫臥在頤和園樂壽堂院中的海浪紋石座上,供無數的中外遊客觀摩欣賞。

 

〝頤和園昆明湖與湖上的17孔橋

 

2019北京之旅 2019北京之旅

 昆明湖位於北京西郊頤和園內,北倚萬壽山,面積3300餘畝,約占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金時引金山(萬壽山)下的水匯成金水河,稱為金海。

 元代定都北京後,經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發上游水源,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注入湖中,改稱瓮山泊(萬壽山原稱瓮山),成為大都城內接濟漕運的水庫。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圍種植稻穀,湖旁又有寺院、亭台,酷似江南風景,遂有「西湖」之稱。清乾隆建清漪園時(圓明園),將湖開拓成為現在的規模,並取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操演水戰的故事,命名昆明湖。

2019北京之旅

 頤和園昆明湖上的17孔橋在每年在冬至前後就會與太陽的日落點呈垂直線,落日陽光的角度會照亮17孔橋的孔洞,呈現出一幅「霞光美景」。據說這座橋當年修的時候,是將它想像成龜的脖子,而橋兩頭的廓如亭和南湖島相當於龜的殼和龜的頭,寓意長壽。

 17孔橋修建於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總長 150米,整座橋的修建吸取了北京盧溝橋和蘇州寶帶橋的特色,橋的欄杆上雕刻有形態各異的獅子 544隻。據稱當初建橋的設計師利用天文地理知識,推算出太陽在冬至前後的下午會降到最低點,能透射光線進到孔橋下方,創造出孔橋陽光穿洞的霞光美景。

 

〝頤和園邀月門

 

2019北京之旅

 頤和園長廊東起樂壽堂之邀月門,穿過排雲門直到萬壽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長728m,共273間,548根柱子。長廊之上,雕樑畫棟,一幅幅斑斕的彩畫,更使它絢麗無比風采迷人。這些畫有園中牡丹,有池上荷花,有林中飛鳥,有水下游魚,也有亭台樓榭、湖光山色。

 這條長廊是世界最長的畫廊。始建於清代乾隆十年,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兩側對稱點綴著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重檐八角攢尖亭。象徵春夏秋冬四季。長廊以其精美的建築、曲折多變和極豐富的彩畫而頗負盛名,是我國古建築和園林中最長的廊。

2019北京之旅

來到頤和園,讓我想起1997年參觀頤和園,當時導遊告訴我們的往事,

北京導遊說,紅衛兵作亂時期,看到古蹟就放火焚燒,

時任中共總理的周恩來先生,因不忍心看到這般美麗的頤和園就被火燒毀

趕緊吩咐手下在頤和園的樑柱貼上毛澤東像,頤和園才得以保存!

2019北京之旅

 廊間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色彩鮮明,富麗堂皇,它的長度和豐富的彩畫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其中許多風景畫仿自江南山水,是畫師們根據乾隆皇帝意圖繪製的地方。

2019北京之旅 2019北京之旅

現在看到頤和園鮮艷的雕樑畫棟,其實是補上去的,上圖就是尚未整修的原貌。(↑)

2019北京之旅

頤和園內的一處人工造景,仙鶴栩栩如生。(↑)

 

〝佛香閣〞

 

2019北京之旅

 佛香閣是北京頤和園中的主體建築物。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四重檐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佛香閣正面掛三塊金字牌匾,每層一塊,自上而下:式揚風教、氣象昭回、雲外天香。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

 西元1900年,馬來亞「錫礦大王」鬍子春祖母病逝,鬍子春返回中國奔喪抵廣州,慈禧立即召見。慈禧接見賜宴後,鬍子春捐獻白銀八十萬兩給朝廷加強海軍實力,以抵抗帝國主義侵略。光緒帝授予他榮祿大夫稱號,賞賜花翎頂戴。不料慈禧太后卻將這筆錢用來建造頤和園裡的「佛香閣」。

 文化革命期間,頤和園管理局在佛香閣懸掛毛澤東像,防止佛香閣遭紅衛兵破壞。如今佛香閣一層供奉有一尊「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像,為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鑄的高5米重5噸銅胎鎏金。該像原供奉在萬壽彌陀寺大悲殿內,文化革命期間,鴉兒胡同小學教師陳長庚冒著危險將該像保存下來。

 1988年,遵照北京市領導指示,在北京市副市長何魯麗的協調之下,頤和園三百多位職工徒手將該像自萬壽彌陀寺大悲殿內遷移到佛香閣內。1989年十月二日,佛香閣正式向遊人開放,這是1924年頤和園對外開放以來,佛香閣第一次向遊人開放。(佛香閣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2019北京之旅 2019北京之旅

上左圖的佛香閣是民國初年的照片,目前的佛香閣外觀已經過整修。

2019北京之旅

佛香閣位在頤和園長廊盡頭的昆明湖對面,但進入參觀卻需要再購買門票。

2019北京之旅 2019北京之旅

因我們在頤和園只停留40分鐘,受到時間的限制,所以沒有再更進一步拍攝內步。

 

 

〝2019北京旅遊紀事〞

 

2019年北京之旅–天安門廣場 北京紫禁城(故宮博物院) 北京萬里長城–居庸關

 

北京天壇公園 頤和園 遊北京老胡同–什剎海與菸袋斜街

 

北京鳥巢與uniqlo綜合商場 北京便宜坊和大柵欄 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功表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京頤和園 佛香閣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jipixnet 的頭像
    wujipixnet

    發現台灣之美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