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斑點鶇

 斑點鶇:學名 Turdus naumanni,中文拼音「Ban Dong」,又名穿草雞、竄兒雞、紅麥鴓、斑點鶇、傻畫眉。 其學名是荷蘭動物學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以自然學家Johann Andreas Naumann的名字命名的。

 生態環境:斑鶇喜活動於平原田地或開闊山坡的草叢灌木間,在丘陵、林緣等地帶覓食,本物種常結成小群活動。

 分布地域:斑鶇繁殖於亞洲東北部,西伯利亞東部、中國的東北、內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於中國長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雲南西部、東至福建沿海、台灣偶見冬候鳥。

 食物:鶲科鳥類大多為典型的食蟲鳥類,根據對斑鶇的研究,夏季昆蟲活躍的時候,本物種的食譜以各色昆蟲為主,主要包括蝗蟲、金龜子、地老虎等,可達食物總量的80%至90%其餘的部分則為蜘蛛、植物性食物;在昆蟲蟄伏季節,本物種主要取食植物的果實種子包括槐、棗、松柏等。

 繁殖與保護:斑鶇繁殖在西伯利亞東部,巢以雜草枯枝苔蘚等材料搭建,營巢於低矮小樹上,高程盡不足60厘米,每巢產卵4-5枚,卵呈藍綠色。

斑點鶇

特徵:斑鶇是中等體形的雀形目鳥類,成鳥體長約25厘米左右。
本物種雄雌同形同色,東北亞種頭部、頸部、頜部為密布深色縱紋色彩斑駁的褐色,
具寬大的白色眉紋和疵紋,襯托出褐色的耳羽,上背及肩部羽毛黑色,
具寬闊的紅褐色羽緣;下背和尾上覆羽由上背的黑色逐漸過渡到比較淺的褐色;

斑點鶇 斑點鶇

初級飛羽、小覆羽黑色,次級飛羽外翈、大覆羽和中覆羽均為栗褐色;尾羽黑色;
羽基略沾褐色;下體以白色為基色,密布粗大的月牙狀黑色斑點,
在胸部和上腹交接處,由於黑斑分布的密布不均,遠看可以觀察到相間的兩條「寬大黑紋」;
虹膜為褐色;上喙偏黑色,下喙黃色;足褐色。

指名亞種整個上體顏色不似東北亞種那麼斑駁,較為均一,頭部、頸部上背灰色;
眉紋雖亦很寬大但並非蒼白色,而是較為柔和的乳黃色,各級飛羽、覆羽均為黑色,
大覆羽羽緣為亮黃褐色,次級飛羽外翈褐色;尾羽栗紅色;下體以白色為基色,
具粗大的栗紅色月牙形斑點,在胸部,這些斑點異常密集並逐漸融合成均一的栗紅色塊;
虹膜亦為褐色;上喙偏黑,下喙黃色;足黃色。(斑點鶇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斑點鶇

斑點鶇拍攝於台中霧峰區丁台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橋下的番茄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