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鸊鷉

 

常在網路看到小鸊鷉的清晰大圖片時,心裡頭都會想著…他們是如何拍攝的?

因為小鸊鷉生性害羞,每看到人就馬上潛入水裡,非常不好拍攝

很感謝格友〝ALICE〞告知八德碑塘小鸊鷉目前正育著雛鳥訊息,終讓我能和小鸊鷉零距離接觸

根據在旁拍攝者說,如果早一個星期來,可以看到母鳥背著剛孵出的幼鳥

為了拍攝小鸊鷈育雛鳥的畫面,我來回奔波250公里,共耗2.5個小時(定速118km)

不過很高興,做自己喜歡的事,能看到自己渴望看的事和物,都非常值得!

 

小鸊鷉 小鸊鷉

 

為什麼現在能夠如此近距離拍攝小鸊鷉?因〝小小鸊鷉〞尚不會潛水

母鳥為了保護小鳥安全,只好拋頭露面和冒著生命的危險,隨時在旁保護著她的幼鳥

從母鳥〝如影隨行〞的在旁保護,正好可以看到動物〝母愛〞的偉大一面!

 

小鸊鷉

 

 小鸊鷉:學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大約25到30厘米長,重量120到300克,是鸊鷉目鸊鷉科最小的鳥。

 生態環境:屬於日間活動性的鳥類。除了繁殖期間外,夜晚通常停棲於隱密的水塘或湖泊邊的草叢中。營巢於沼澤、池塘、湖泊中叢生蘆葦、燈心草、香蒲等地,多在山地小型水面。如果住地冬季結冰,會搬到較暖和的海邊或者較大不結冰的湖。

 分布地域:主要分布於水塘、湖泊、沼澤。除了極地環境及太平洋少數島嶼外,中國大部、亞洲中部和南部、歐洲中部和南部、非洲南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都可以發現小鷿鷈的蹤跡。小鸊鷉是中國最常見的水鳥之一,在中國東部大部分開闊水面都能見到小鸊鷉。

 特徵:眼球黑色,眼睛的虹膜黃色,腳黑色。腿很靠後,所以走路不穩,精通游泳和潛水。前面的三根腳趾有蹼。幼鳥的頭部沿著頸部有非常明顯的白色斑紋。成鳥春末到秋季,直且尖的嘴喙顏色為黑色,前端有象牙白色,嘴基有明顯的米黃色。頸側羽色紅褐色,體側帶點黑紅褐色,背部羽毛黑色,尾部羽毛白色。冬季嘴喙呈土黃色,頸側呈淺黃色,背部羽毛黑褐色,尾部羽毛白色。

 食物:以捕捉的小魚為主,偶爾也會捕捉小蝦子或水中的小型節肢動物。

 繁殖:一般生兩個蛋,孵出的小鳥有時候背在父母背上。(小鸊鷉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母鳥捕魚餵食雛鳥(↓)

小鸊鷉 小鸊鷉

 

母鸊鷉在池塘捕得魚後,轉身拋給小鳥進食(↑)

 

小鸊鷉

 

 桃園八德碑塘生態公園地址: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1315號

母鸊鷉育雛鳥位於生態公園後面巷弄的私人小魚池

幼鳥不會潛水,母鳥會在旁保護,當幼鳥會潛水後,想近拍小鸊鷉就不容易了

點擊本文第一張和最後一張照片,可以看到更大和清晰的小鸊鷉圖片

拍攝日期:2017年7月17日;如想近拍小鸊鷉可得把握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