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谷名字取得好,看到這般美麗的景色,果真會讓人忘卻煩憂
在進入忘憂谷的道路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座國道三號的高架橋,像不像古羅馬的競技場?
不過這是條高速公路,時速最高限制110公里,超過可要罰款3000元哦!
好美麗的農田!這處美景不是拍自大陸,而是道道地地的台灣風光
她就座落於台中市外埔區忘憂谷山腳下的農田,成熟的稻穗在夕陽斜照下,呈現一片金黃色
上圖(↑)的魚塭不但養有肥沃的魚,電線桿上尚可發現許多珍貴候鳥停留
這裡以前稱作『白鷺鷥洞』,所以白鷺鷥最多;最近我發現了…
被中國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或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的小鸊鷈(下圖右)
翠鳥小檔案(上圖左)
翠鳥 Common Kingfisher 學名:Alcedo atthis
科別:翡翠科 閩語:魚狗、魚郎、客語:打魚鳥 體型:16公分
棲息地:河谷溪澗區
翠鳥在台灣為普遍之留鳥,常出現在平地至低海拔之河川、溪流、池塘以及溝渠地帶。雄鳥的嘴為黑色,腳為紅色,頭上至後頸為暗綠色而有光澤,密布淡藍色斑點。眼先至耳羽橙紅色,前後方有白斑,喉為白色,胸以下為橙色。雌鳥大致和雄鳥相似,但下嘴基部為紅色;幼鳥則羽色較淡,且胸部略帶黑色。
在飛行時常發出「唧─」的聲音。經常佇立在水邊突出之枝頭或岩石上尋找獵物,一旦發現獵物時,即衝入水中捕食;有時候也會在空中定點振翅,再急降而下衝入水中捕食。(資料:港南國小)
小鸊鷈檔案(上圖右)
小鷿鵜 Podiceps ruficollis
科目:鷿鷈目、鷿鷈科
閩語:水避仔 體型:26公分
台灣普遍留鳥。體型肥胖,嘴尖,尾短;上下嘴交接基部黃色。食物以水中的小生物為主,擅長潛水。通常出現於魚塭、沼澤、河口。(資料:港南國小)
蒼鷺小檔案(上圖)
蒼鷺是大型水邊鳥類,頭、頸、腳和嘴均甚長,因而身體顯得細瘦。
上體自背至尾上覆羽蒼灰色;尾羽暗灰色;兩肩有長尖而下垂的蒼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級飛羽、初級覆羽、外側次級飛羽黑灰色,內側次級飛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淺灰色,內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淺灰色;三級飛羽暗灰色,亦具長尖而下垂的羽毛。分佈於非洲、馬達加斯加、歐亞大陸,從英倫三島往東到遠東海岸和薩哈林島和日本,往南到朝鮮、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國和中南半島一些國家。(資料:台灣WIKI)
我拍攝的這天,遇到來自高雄某攝影協會成員,他們說這裡比伯朗大道還美
屏東的伯朗大道,因為金城武拍攝廣告片而聲名大噪,但是《忘憂谷》的農田則尚未被人發現
從高處遠眺《望憂谷》農田,彷彿是一張阿嬤花布的大拼圖(↑)
且稻穗也會隨著太陽不同時間照射,時而翠綠或金黃,每天的各時段,皆會呈現不一樣的色彩
在《望憂谷》的任何地點拍攝風景皆很美,而最佳拍攝點就是上圖(↑)的光禿山頂處
由於這裡是新發現景點,山路崎嶇不平,且也沒護欄,因此拍攝需得小心
望憂谷的農田於第二期稻作收割完畢後,農民在農田撒的草花,從山頂(↑)鳥瞰花海
望憂谷的花海無論俯瞰或平視(↓),皆非常的壯觀,甚至比新社花海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