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地區氣候多雨潮濕,雨後很適合菇類生長,因此大雨過後常在野外林間、田埂邊和草原上發現不知名的野菇冒出,但並非所有蕈類都可供食用,許多野菇外觀極為相似,不用顯微鏡仔細觀察和比對植物圖鑑,很難分辨出它的品種及是否具毒性,所以切忌輕易品嚐來歷不明的菇類。
上圖(↑)叫做綠褶菇,又稱綠孢環柄菇,是蘑菇科青褶傘屬的一種真菌。成長時蕈傘先是白色再漸變成淺土色,直徑約十多公分,菌柄可高達十五公分,菌褶幼時白色成熟後漸成灰綠色,即名字綠褶菇的由來,孢子印為暗綠色。夏天至秋天常在草地上成群出現,由於菌絲體在地表以輻射狀蔓延生長,菇體冒出地面時成環狀排列,歐美傳說這是仙女們晚上跳舞所留下的痕跡,因此稱作仙女環。綠褶菇形成的仙女環會逐年擴大。(綠褶菇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3) 人氣()

看到上圖(↑)這隻怪昆蟲,每個人應該馬上會聯想到是鍬形蟲
但查嘎嘎昆蟲網後,才知是〝台灣角金龜〞;因牠的腳很長,很難想到會是金龜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1) 人氣()

溲疏(溲音讀ㄙㄡ),拍攝於中國江西省廬山三疊泉的半山腰上。初見此花即感覺花朵非常潔白美麗,但不知其名稱,很感謝格友〝出外人〞查尋出她叫做〝溲疏〞。
溲疏分別為大葉溲疏、台灣溲疏與心基葉溲疏。從上圖(↑)的葉片觀察以及植株很高,所以應屬大葉溲疏。大葉溲疏從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區可見其蹤跡,植株高2至5公尺。
台灣溲疏僅見於中海拔地區和潮濕之地,葉形細長。大葉溲疏與台灣溲疏均為白色花,圓錐花序頂生和花多,排列如吊鐘。心基葉溲疏,葉下表面被輻射立體伸展星狀毛,花略帶粉暈。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2) 人氣()

拍攝昆蟲,最令人雀躍的莫過於看到長相奇特和色彩艷麗的昆蟲
上圖(↑)叉紋閃舞蛾發現於泰安車站邊的野草,七彩的雙翅襯托在綠葉上,非常醒目
雖說數量多見,但平地卻很少遇到;泰安車站目前正在培育螢火蟲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5) 人氣()

藍紋斑蛾(↑)台灣特有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常見於步道林緣
據說遇見的機會很少,牠被我在泰安火車站草叢發現
上圖是雌蟲,距離雌蟲不遠處停有隻雄蟲;雄蟲與雌蟲的分別在於牠們的觸角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