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月份開白色花朵的樹木,除了流蘇和桐花外還有澳洲茶樹(↑)
流蘇和油桐被稱做四月雪,而澳洲茶樹的花近似羽絨,它的花朵更像披在樹上的白雪
由於澳洲茶樹的花朵裂得較為細碎,所以不像流蘇花般會隨風飄落
但開滿整棵樹的白色花朵猶如披在樹上的一層雪花,讓人感覺超級療癒😍😍
澳洲茶樹的花形和白千層得花一樣都如同一支刷子,因此會有許多人誤以為是白千層
原因是澳洲茶樹與白千層同屬桃金孃科,所以它們開的花看起來才會很相似!
澳洲茶樹小檔案
株高6-12公尺,主幹通直,樹型直立呈圓錐形,多分枝,小枝細軟,樹幹外皮灰白,樹皮有薄層狀剝落,枝葉具芳香味,是提煉精油的樹種。
澳洲茶樹的葉與花
葉對生或螺旋狀著生,具脈三條,線狀披針形,葉全緣、平滑、革質,具有短梗或是無柄。花序白色,組成花序之每簇花具花1–3朵;萼筒平滑或被毛;雄蕊著生於花萼筒上。
澳洲茶樹的英文名稱「Tea Tree」來自於18世紀航海水手,他們用澳洲茶樹葉加入飲料中調味,讓它有了「茶樹」的響亮名號。其香精成分主要為桉油酚、松油精以及松油烯等,具有殺菌、抗氧化及驅蟲等作用,廣泛地應用於牙膏、化妝品、洗髮精、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
澳洲茶樹主要分佈於澳洲及部份東南亞地區島嶼,臺灣引進澳洲茶樹栽培的歷史不算悠久,又多種植在盆器當中,限制了這些植株的生長,加上臺灣的氣候環境讓它就算開花也不會結果,所以早期都要從澳洲進口種子,現在才慢慢有人利用扦插的方法繁殖。
白千層與澳洲茶樹
白千層與澳洲茶樹的花乍看有點相像,因為它們同屬桃金孃科,且澳洲茶樹亦有茶香白千樹之別名,故看起來很類似;不過細看它們的葉子和花朵還是有分別的。
白千層和澳洲茶樹都是提煉精油的樹種,一般稱「茶樹精油」的是白千層,而澳洲茶樹提煉的就叫「澳洲茶樹精油」。澳洲茶樹的花期在春季至初夏,而白千層的花期則是在夏季至秋季;澳洲茶樹的花朵是毛絨絨很像羽毛,而白千層的花則長得很一支白色小瓶刷。
白千層
白千層的花很像白色小瓶刷,葉與相思樹很像,所以有相思仔、日本相思等別名。(↑)
中文名稱 白千層(資料取自亞泥生態園區)
學 名 Melaleuca leucadendra (L.) L.
科別屬名 桃金孃科、白千層屬
其他別名 脫皮樹、玉樹、白茶樹
白千層用途
桃金孃科植物為常綠灌木或喬木,它的植物生命力相當「堅強」,尤其台灣的氣候、環境很適合牠們生長。該科植物精油的特性是具有抗病毒、殺菌、幫助呼吸道系統、消炎的療效,因此相當受到青睞。桃金孃科植物較具代表性的包括桉樹、蓮霧、芭樂、蒲桃、千層樹、嘉寶果等樹木。
白千層原產於澳洲、印度、馬來西亞,臺灣在1896年即已引進栽植,目前多被種植為行道樹或公園景觀樹,其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就是那淺褐白色質地柔軟像薄海綿的樹皮,一層層重疊,看起來有歷盡滄桑的感覺,也因此被稱為白千層,也另有別名叫脫皮樹、剝皮樹、千層皮。
白千層另一個特徵是它那穗狀的花序,由於花序上的雄蕊非常多且具有細長的白色花絲,看起來就像我們洗瓶子的瓶刷,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它還有一個別名叫白瓶刷子樹。花謝後開始結蒴果,此時花序軸的頂端居然還可以再長出新的枝葉,也算是其特殊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