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螳蛉

看過上圖(↑)這隻怪異的蟲蟲嗎?牠的昆蟲中文名稱叫做《螳蛉》

螳蛉和螳螂、草蛉、胡蜂(下列↓組合圖)的部分身體有幾分神似,如一隻四不像的昆蟲!

螳蛉

螳蛉和螳螂有幾分神似,頭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向前延伸,具有一對像鐮刀一樣的捕捉前足
牠的腹部以及翅膀和草蛉的模樣差不多,然而螳蛉腹部更像胡蜂的腹部
更怪異的是螳蛉的脖子猶如一根圓圓滾滾的肉棒,把整個身軀和頭部串聯在一起。

螳蛉

中文名:螳蛉
昆蟲目:其他目
學 名:Necyla sp.
科 名:螳蛉科

外型特徵:
體長約16–18mm,頭部為黃色,上方有黑色的斑紋,觸角為念珠狀,黑色,前胸背板為瘦長型,黃色有黑色斑蚊,背面具黃斑,腹部為黃色,背部有黑色格子條紋,腹背上方以及腹側各有一條縱向的黑色條紋,翅膀為透明狀,有綠色翅脈,翅痣為黃褐色。

生態習性:
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有趨光性,數量少。(資料取自認識昆蟲

螳蛉

螳蛉的體長約1.5公分左右,只要不去驚動牠,牠都靜靜的趴在葉片內,任人拍攝
根據查詢的結果,我拍的是一隻雄蟲;螳蛉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有趨光性,數量極為少

本文螳蛉共拍攝兩處,上面照片拍攝於后里舊泰安火車站,下圖拍攝於苗栗三義鄉。
上面螳蛉相片和下圖螳蛉顏色有差異是:陽光照射下的螳蛉呈金黃色,陰暗處則較黯淡!

螳蛉

歐洲螳蛉別名斯提利亞螳蛉,為脈翅目、螳蛉科、螳蛉屬動物,原產於歐洲。1761年命名。螳蛉科世界約400種,廣泛分布各地區,家族成員在全世界幾乎都可見到,在溫暖的溫帶和熱帶地區更為常見。

形態酷似小螳螂,但實為脈翅目昆蟲,是草蜻蛉的近親,具有類似的嬌弱的翅膀。它擁有螳螂一樣利用前足捕捉獵物,但它們的獵物的個頭要小得多。幼蟲活動性強,四處搜尋蜘蛛的卵囊,進入寄生,少數在胡蜂巢內寄生。(上述資料取自Sibke

 

 

 

三角葉西番蓮

 

三角葉西番蓮

英文名稱 Grandular Petioluled Passiflora
學名 Passiflora suberosa Linn.
科名 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 ) 西番蓮屬(Passiflora)

三角葉西番蓮簡介
三角葉西番蓮又稱黑子仔、爬山藤、姬番果,多年生蔓性草本。原產於南美巴西,1907年由日本人引進台灣,現在已遍佈全島平地至低山地區。老莖外包著黃白色的木栓層,於是又名「栓皮西番蓮」。

三角葉西番蓮

單葉互生,葉具柄,具三主脈,柄長1–2.5公分,近基部具一對腺點;(↑)
葉長3–6公分,寬4–7公分,寬卵形或闊心形,具3裂,
裂片呈三角形,葉緣具剛毛,上下表面光滑無毛;托葉尖形或尖錐狀。

三角葉西番蓮

花腋生,通常成對;花瓣無;兩性,具總苞;萼片5;(↑)
花瓣偶缺;副花冠常發達,外輪副花冠綠色,尖端淡黃色;花柱3裂,柱頭頭狀。

三角葉西番蓮

果實漿果,直徑1–1.2公分,橢圓球形,成熟黑紫色(下圖)。花期4月–8月。

三角葉西番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螳蛉 三角葉西番蓮
    全站熱搜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