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2015年)前來苗栗後龍客家圓樓旅遊已有七年時光,今日重遊舊地,美麗的客家圓樓依然矗立著,但如今圓樓大門深鎖,圓樓外空蕩無人,對照昔日的車水馬龍與今日的冷清,令人不勝唏噓!
苗栗後龍客家圓樓為一棟仿福建土樓的建築物,空間結構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圓樓的一樓為圓型展演劇場;二樓為展示空間,規劃有客家戲曲館、客家音樂館及城市文化交流展。樓內並設置有餐廳和販賣部,主打客家風味與在地特色創意商品,營運初期每天上千名遊客,常把門口擠得水瀉不通。
客家圓樓原為四方窯與八卦窯的燒磚廠,因當時縣長劉政鴻有意在後龍高鐵特定區,複製一座中國福建的「客家土樓」,為此拆掉「四方窯」與「八卦窯」的本土建築,卻搞出一個山寨版的中國土樓。
在高鐵特定區保留台灣本土建築,或打造一座美輪美奐的客家圓樓來搭配現代化的高速鐵路車站,其看法見仁見智!也許若干年後,大家就會支持劉政鴻縣長當年做的決定!(拍攝日期2022年7月28日)
客家圓樓的池塘以前養有天鵝,據說現已被偷走?且客家圓樓四周亦設有燈光照明設施,晚間燈光點綴著夜色,有圓樓景觀水塘映月相互陪襯,呈現出不同於日間的浪漫風情。
現在客家圓樓夜間有否點燈,則無法得知?有人說劉縣長任內亂搞建設,導致苗栗縣財政負債累累;但台灣縣市財政收支劃分本身就不公平,如果苗栗縣有台北市分到的財政收入,苗栗縣又何必舉債?
〝2015年苗栗後龍客家圓樓榮景〞
上圖(↑)是我2015年去後龍客家圓樓拍到的榮景,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正版的中國福建土樓〞
上圖(↑)是我2011年旅遊中國福建所拍的正版福建土樓。福建土樓興建的原因是早年的永嘉之亂、唐末兵燹、金兵侵宋,使華安先民們一次次傷心無望地告別了自己的家園,舉族南遷。
他們風塵僕僕餐風露宿,渡過黃河,穿越長江,從兵荒馬亂的北方走向偏安一隅的南方,終於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外(現在的土樓所在地華安),才把北方的兵禍與動盪阻隔在了千里之外。他們在大山深入開始升起炊煙,第一座土樓就這樣在這山坳里建造起來,不久眾多的土樓雨後春筍般地出現。
上圖(↑)是福建土樓二宜樓的內部設施圖片,圓形土樓內外兩環建築組成。
福建二宜樓廳堂供奉祖先。內環為平房,有廚房、飯堂和糧倉,生活自給自足。(↑)
二宜樓建於清乾隆五年(西元1740年),為﹝鄉飲大賓﹞蔣氏十四世蔣士熊所建,占地面積9300平方公尺,坐東南朝西北,外環高四層、通高16公尺,外牆厚達2.53公尺,外徑73.4公尺。整座樓為雙環圓形土樓,分成16單元,共有房間213間。樓內空地中還有2口井,分名為“陰泉”和“陽泉”,組成太極的陣型。就算井外溫度一致,兩泉的泉水溫度還是會相差一度。
二宜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它是福建圓土樓古代民居的傑出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它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聞名遐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