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鷗別名:白額燕鷗、海鳦仔
英名:Little Tern;Sternula albifrons (Pallas, 1764)
形態特徵:
臺灣最小的鷗科鳥類。體長22–28公分,翼展47–55公分,重量約47–63克。雌雄同型。眼黑褐色。嘴喙黃色,先端黑色。腳黃色。繁殖羽額白色,頭頂至後頸及過眼線為黑色。頭至頸部、胸以下為白色。背部、腰及尾上為淺灰色。初級飛羽外側為灰黑色。尾羽白色有分叉。非繁殖羽時,嘴喙、腳均為黑褐色。頭頂黑色變淡,頭頂及眼先轉為白色。
生態習性:
常出現在海岸、河口、沼澤、魚塭及鹽田等濕地環境,單獨或結群活動。覓食時可在空中懸停滯留,發現獵物後俯衝入水面捕食,以小魚及甲殼類為主食。4–7月為繁殖期,偏好在海岸開闊的砂礫地築巢。窩卵數1-3枚,孵卵期約17–27天。 雌雄鳥輪流孵卵和育雛,育雛期約20-24天。
棲地分布:
廣布於歐洲、非洲、亞洲及澳洲。本種共有五種亞種,臺灣出現的為 S. a. sinensis ,分布於中國東北至華南、日本、菲律賓至澳洲等地。在臺灣終年可見。(資料取自台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非常體貼的公小燕鷗〞
每年四月至七月是小燕鷗的繁殖期間;
不知是公鳥為了討好母鳥還是母鳥已懷孕?公鳥捕魚來給母鳥吃!
小燕鷗鶼鰈情深;從照片推測,捕魚的鳥應該是公鳥?(↑)
外觀小巧纖細的燕鷗在繁殖羽有黑色頭頂,V字型白色前額,黃色喙黑嘴尖
在海灘、河岸及湖岸的沙質和岩質上建立繁殖巢區,有時與其他燕鷗一起,飛行時拍翅快而深
〝台中市大安區大安港5/15潮汐時刻表〞
台中市大安區大安港5/15日公告在岸邊的潮汐時刻表(↑)
今日白天漲潮和乾潮時間;漲潮上午:10點06分;乾潮下午15點22分
岸邊供遊客乘坐的石椅,滿潮時刻幾乎被海浪淹沒;小燕鷗拍攝時間:2022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