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黑頭文鳥

中文名:黑頭文鳥(台灣原生亞種) 英文名: Lonchura atricapilla formosana

描述: 體長約11cm,雌雄鳥的羽色有些微差異。
●雄鳥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頭、頸、上胸為黑褐色,背、肩羽、飛羽、腰、尾上覆羽為栗褐色,腹部為栗色,但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為黑色,上胸的黑褐色與腹部的栗色間的對比並不強烈。腿黑色,腳鉛色。亞成鳥全身羽色污褐色,頭部以及身體的顏色對比並不明顯。
●雌鳥的頭頂顏色較淡,其餘與雄鳥類似。台灣也有引進東南亞的亞種並在野外立足,這些外來亞種的頭、頸、胸顏色較黑,胸的黑色與腹部的栗色間對比較為強烈。

分布:台灣分布於海拔200m以下的地區,但其分布並不普遍,以東部為主,北部非常稀少。台灣的黑頭文鳥並不做長程遷移。(資料取自台灣生命大百科

黑頭文鳥

黑頭文鳥是稀有種的保育鳥類,有一頭「黑髮」,還有三角錐型的嘴

黑頭文鳥體長約11公分,體長綠繡體長相仿,比麻雀(12-14公分)的體型略小些

黑頭文鳥

黑頭文鳥在台灣的數量稀少,平地及低海拔丘陵不十分常見

西部地區紀錄到的黑頭文鳥,多為引進的外來亞種,本土原生亞種在東部較容易看到

黑頭文鳥

黑頭文鳥棲息於農耕地、樹林或草原,包括草茅、開闊的濕地。經常成小群活動,或與斑文鳥、麻雀混群活動,群聚性相當明顯。多在地面或草叢活動,停棲時常選擇樹林。

台灣的黑頭文鳥數量極為稀少,平地及低海拔丘陵不十分常見,目前並沒有針對黑頭文鳥的任何保育措施;然而黑頭文鳥在東南亞相當普遍,整體物種並未遭受重大的威脅。台灣有引進東南亞的亞種做為籠鳥飼養,黑頭文鳥鳴聲似輕快「批…批……」。

 

〝黑頭文鳥性喜與其它鳥類混群活動〞

 

白頭翁褐頭鷦鶯

黑頭文鳥性喜與其它鳥類混群活動,上圖的白頭翁與褐頭鷦鶯均拍攝於同處農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黑頭文鳥
    全站熱搜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