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帝雉

帝雉與藍腹鷴是全世界僅台灣有的鳥類,我去大雪山多次就曾遇過大陸黑龍江的人士,他們專程搭機來台拍攝帝雉與藍腹鷴。這兩種鳥對多數國人來說並不陌生,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但對於未曾看過帝雉與藍腹鷴的國內外人士,就必須說明這兩種鳥的特徵以便分辨,現在就讓我們來瞭解牠們吧!

上圖左是公帝雉,上圖右是公藍腹鷴;大家能分辨得出來嗎?有人說帝雉是迷霧中之王者,因為牠們喜歡在雲霧瀰漫和天候不佳、光線昏暗的時刻出沒,但現在去大雪山國家遊樂森林遊樂區,無論何時都可以看到帝雉出沒,且最常出現在雪山路50K處;藍腹鷴則最常出現在雪山路23.5K處。

 

〝認識台灣特有種鳥–帝雉〞

 

帝雉

台灣目前使用的新台幣一千元紙鈔背後印有兩隻帝雉,公鳥在前面,母鳥在後面;公鳥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所以又稱黑長尾雉。帝雉是台灣特有種,國外是看不到的,想看帝雉就必須來台灣觀賞。

現在我們來認識帝雉的特徵與分布範圍:
帝雉別名台灣帝雉、黑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mikado 。雞形目雉科。呈近危狀態。

公帝雉特徵:公帝雉體長70–86公分,帶有藍色金屬光澤的羽毛,唯帝雉全身羽毛均為藍黑色,只有尾巴有白色橫帶紋,腳部為暗灰色。

分布在海拔1800至3500公尺以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很喜歡濃霧,所以有「迷霧中王者」之稱;但林務局的說法是帝雉喜歡在清晨和傍晚出現。不過根據我去大雪山數次,帝雉未必都是在早晨或黃昏現身,現在連中午都可以看得到他們的行蹤;正確的說法是是肚子餓了就會出來覓食!

帝雉

母帝雉體長45–60公分,身體為褐色、黑色、土色為色調,尾巴有黑色橫斑,腳部為暗灰色;母帝雉與母藍腹鷴長得很像,最簡單辨認方法就是〝帝雉的腳部暗灰色,藍腹鷴的腳部紅色〞。

在大雪山只要看到母帝雉,一定就會看到公帝雉;看到帝雉出現要謹記林務局推廣的「賞鳥五不曲:不驚嚇、不引誘、不追逐、不破壞、不捕捉」,以免讓牠們嚇著!

 

〝認識台灣特有種鳥–藍腹鷴〞

 

公藍腹鷴

藍腹鷴別名台灣山雞、藍鷴、台灣藍鷴。學名Lophura swinhoii。雞形目雉科。頻近危狀態。

藍腹鷴特徵:雄藍腹鷴體長70–80公分,羽毛帶有藍色金屬光澤,頭部有白色短羽冠,上背部有一塊白色、兩邊紅色羽毛,尾部中央尾羽為白色,其餘為藍黑色,腳部為紅色。

分布範圍:藍腹鷴是台灣特有種,分布在海拔300至25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的闊葉林或混生林中。

公藍腹鷴 公藍腹鷴

藍腹鷴發情期間的臉上鮮紅肉垂腫脹,且會衝向母鳥拍打雙翅大跳求偶舞。

母藍腹鷴

母藍腹鷴身長約55–60公分,沒有羽冠,嘴巴黑褐色,身體以褐色、黃色和黑色為主要色調。母帝雉與母藍腹鷴長得很像,最簡單辨認方法就是〝帝雉的腳部暗灰色,藍腹鷴的腳部紅色〞。

藍腹鷴在大雪山最常出現在雪山路23K處,只要在23.5K處的停車場耐心等待,一定會看到雌、雄藍腹鷴悠哉的在林中覓食,通常都是先看到母藍腹鷴,不一會兒就會再看到公藍腹鷴,因此車輛行駛至雪山路到23K處,必須要放慢車速以免驚嚇到藍腹鷴。

 

 

 

 

〝區分公帝雉與公藍腹鷴〞

 

公帝雉_公藍腹鷴

 公帝雉(上圖左)體長70至86公分,雄藍腹鷴(上圖右)體長70至80公分,公帝雉與公藍腹鷴的體型都差不多,羽毛都同樣帶有藍色金屬光澤,其實公的帝雉與藍腹鷴較易辨認。

 公帝雉全身羽毛均為藍黑色,尾巴有白色橫帶紋,腳部為暗灰色;公藍腹鷴頭部有白色短羽冠,上背部有一大塊白色和兩邊紅色的羽毛,尾部中央尾羽為白色,腳部為紅色。

 

〝區分母帝雉與母藍腹鷴〞

 

母帝雉_母藍腹鷴

 母帝雉(上圖左)體長45–60公分,母藍腹鷴(上圖右)體長約55–60公分,母帝雉與母藍腹鷴的外觀和體型也是差不多;最簡單的辨認是母帝雉腳部為暗灰色,母藍腹鷴腳部為紅色。。

 母帝雉身體羽毛為褐色、黑色、土色為色調,尾巴有黑色橫斑,腳部為暗灰色;母藍腹鷴身體羽毛以褐色、黃色和黑色為主要色調,羽毛帶有金黃色金屬光澤。

 公帝雉與公藍腹鷴較易辨認,而母帝雉與母藍腹鷴的最簡單辨認就是看牠們的腳部顏色。然而公帝雉身旁的會是母帝雉;公藍腹鷴也一定和母藍腹鷴在一起,大雪山的這兩大天王不會混雜在一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帝雉 藍腹鷴
    全站熱搜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