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岩生秋海棠於西元1988年才被學術界列入新紀錄的台灣特有種,其分布於台灣中、南部低海拔的淺山區域,因為零星分布,所以族群數量稀少。(資料取自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
岩生秋海棠屬於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為台灣特有種,其生長花季為春、夏季,生長地點多為陡峭之岩壁上較潮濕或蔽蔭處。具走莖及球形塊莖,肉質多汁;地上莖常帶紅色,可至50公分高。葉歪卵形,長約27公分,上表面疏被細小粗毛上表面疏被細小粗毛,不規則鋸齒緣,莖葉於秋冬結果實後凋落,春季復生。花多為粉紅色,雌雄同株,花被片兩枚,主要區別為雄蕊呈高爾夫球狀;雌花柱頭常呈扭曲狀,甚是可愛,蒴果具三角形翅(翼),像極了小型螺旋漿。
岩生秋海棠生於海拔350-1000公尺的山徑之岩壁上。冬暖夏涼的溫度環境下生長迅速,莖葉茂盛,花色鮮艷。生長適溫為19-24℃,冬季溫度不低於10℃,否則葉片易受凍,但根莖較耐寒。
秋海棠對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適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長,在強光下易造成葉片灼傷,所以半陰半陽的光照下最適合種植。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腐葉土和炭土。
岩生秋海棠的花多為粉紅色,雌雄同株,花被片兩枚,
雄蕊呈球狀;雌花柱頭呈扭曲狀,蒴果具三角形翅(翼),很像小型螺旋漿。
岩生秋海棠為台灣特有植物,分布於台灣海拔350至1000公尺地區,多生在山徑之岩壁上。
岩生秋海棠拍攝於后里舊泰安火車站的岩壁,目前正值開花期,極為美麗和醒目。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