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椿象(椿象科)體長約10mm,體背綠色密布黑色刻點,體態寬圓,頭部綠色,背方有3–4條黑色縱紋,觸角3–4節端部黑色,複眼紅色,前胸背板隆突,下緣有黑褐色分布,小盾板綠色末端半弧圓,前翅黑褐色具黑色刻點,腹背板外露,綠色。
珀椿象外觀近似小珀椿,主要差異於前翅革質紅褐色或偏紫。本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成蟲、若蟲皆以蘆筍、茄科、豆科等植物為食,常見於瑪瑙珠上寄主。(珀椿象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珀椿象成蟲和若蟲停棲的植物是冇骨消,金橙色為冇骨消的果實,
珀椿象外觀和小珀椿象很類似,但從珀椿象若蟲來看,可以肯定本篇拍的為珀椿象。
交配中的珀椿象。
同樣的昆蟲,因停棲的植物不同,牠給人的感觀效果也不相同,
前面三張珀椿象棲息在冇骨消的果實上,因橘紅色果實的襯托,讓人感覺很亮麗和漂亮。
〝渥椿象〞
渥椿象(椿象科)體長約11mm,體背灰褐色密布褐色細斑點,頭部短小,前胸背板寬大,中央有一條淡黃褐色的縱線,側角外突,端部弧圓,小楯板寬長,末端窄,左右各有一枚黑色斑點,前翅革質灰褐色,近端部膜質褐色,腹背板外露具黑色斑點排列。
本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棲息龍眼樹上,為少見的種類。(渥椿象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本文拍的這隻淺褐色渥椿象,我一度以為牠是隻薄椿象,
但薄椿的嘴巴較尖長,而且薄椿的觸角末端是黑色,所以上圖可以確定是渥椿象。
〝瘤緣椿象〞
瘤緣椿象(緣椿象科)瘤緣椿屬,體長11–13mm,體色黑褐色,體背佈滿瘤狀突起,頭至胸背板中央有條不明顯的黃褐色縱線,前胸背板後緣隆起,側角尖突,小盾板端部尖狹黑色,後腳腿節粗大。
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常在甘藷、茄子、山煙草、龍葵等植物上集體活動,是一種很常見的椿象,全年可見。本屬台灣生物網記錄2種,另一種為Acanthocoris sordidus (Thunberg, 1783)型態近似。(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其實牠也不是說很醜陋,換個角度從上往下看,和一般的椿象長相差不多。
上兩張圖片也是同一隻椿象拍的照片,因拍攝角度不同,看起來就差很多。
瘤緣椿象有個幸福的家庭
瘤緣椿象的卵。(↑)
農村老人常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瘤緣椿象雖醜,但牠們全家相看兩不厭;一家快樂的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