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圖的古城門(↑)進入即是沱江,城門右側就是上篇提到的舊鳳凰古城
越過沱江對面商家後,則是新鳳凰古城,建設已現代化
遊鳳凰城和沱江得注意,她們有個自行設劃的無形界線,萬一您走出界線再回來,可得重新購票
除非您能拿出購票證明或打電話給導遊,所以還是緊跟團隊行走才好
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而這條沱江就是穿城鳳凰古城而過
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
城樓是清朝年間的,銹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
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
這裡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取自張家界與鳳凰古城介紹)
沱江亦有鳳凰古城的母親河之稱,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
上圖(↑)為沱江兩岸商店最末端處;遊客乘坐木舟遊沱江,穿越城牆至該點下船,會再步行逛對面商家
美麗的苗族服飾打扮(↑),當地的照相業者會免費提供苗族服裝給遊客穿,但拍照得付費用
很夢幻的沱江木舟划船(↑)(↓);沱江兩岸未搭建拱橋之前的交通工具
極為古色古香和帶有土家族風韻的『吊腳樓』,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
吊腳樓是中國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居住在南方山區的少數民族的傳統干欄式民居
多見於湘西、鄂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地區;吊腳樓多依山而建,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吊腳樓屬於一種半干欄式木質建築,分上下兩層
上層通風、乾燥、防潮作為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但遊客往往忽略了這處景點,因此當地旅遊局特別安排一位麻豆站立於帆船上,提醒遊客拍照
沱江橋邊岸畔的婦人用木槌洗衣服,是否感覺很奇特洗衣方式?
導遊說傍晚,兒童會在水中洗澡和嬉戲,可惜我們沒見到;看這畫面有否像台灣早期的河邊景色?
美麗的沱江夜景,尤其兩旁的pub酒店宛如台灣的夜店,其奢華和年輕人的瘋狂程度遠超過台北
天門狐仙秀的表演劇照(↑),旅遊張家界附帶免費觀賞的露天秀
由張藝謀執導,一部以高山峽谷為背景的舞台劇,並以山澗峽穀為表演舞台的山水實景演出
下圖為露天秀劇場前的一棟新房舍,夜景美輪美奐(↓),目前尚未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