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過台灣早期農業時代,阿嬤編織草蓆和草帽的畫面嗎?台灣早期工業不發達,多數的農家婦女都會在農暇之餘從事編織帽蓆,以作為家庭生計貼補;而編織帽蓆尤以苗栗苑裡地區最多,只因當時苑裡交通不發達,編織後的帽蓆都運來大甲販賣,結果被冠上大甲帽蓆的稱號。
近年工業發達,編織帽蓆都已被機器取代,傳統的手編織帽蓆已不復見。所幸尚有不少熱心人士組織藺草編織協會,教導現代婦女編織草帽技藝,才使得傳統手工編織技術能以繼續傳承。上圖這位大姐說,下個月她們將遠赴日本,表演這項手工編織草帽的技藝。
阿嬤邊剝著藺草說(上圖左),因編織草蓆和帽子的粗細不同
首先要將藺草剝成對等或四等份;細的藺草編織比較費時,所以價格也比較貴
上圖(↑)是苑裡藺草協會,所有成員的其中一部分
她們說全年無休在此編織草蓆,供來此觀光的遊客觀摩,不過有採輪休制
該藺草編織協會位於苑裡山腳國小日式宿舍對面廟宇的地下室
若您對編織草帽蓆有興趣,可以到上述的地點參觀
她們非常歡迎大家前往參觀和拍照,並且也會教導或解說帽蓆的編織方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