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蝶角蛉

 台灣蝶角蛉(雄):長角蛉科,逆蝶角蛉屬。體長約35–40mm,雄蟲體型瘦長,前胸背板橙黃色上有兩條黑色縱斑,腹背黑褐色,末數節黑色細窄。雌蟲體型短胖,複眼上方藍色具金屬光澤,觸角細長端部膨大呈紡錘狀,黑褐色無斑紋,頭背面黃色,前胸背板黑色,中央至腹背具黃色縱紋,腹部黑色,中央有一條黃色縱帶,前寬後尖,腹側各節具三角形的黃斑排列。

 本屬一種,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常見於林道或山坡的雜草枝條上停棲,夜晚具有趨光性,遇到騷擾會快速的飛離。(台灣蝶角蛉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台灣蝶角蛉

 台灣蝶角蛉是我2017年在三義九華山發現後,再次於火炎山登山步道看見;第一次看到蝶角蛉的當下頗詫異,蜻蜓怎有觸角?經過搜尋才知道台灣首發現長有觸角蜻蜓是2005年,日月潭生態解說老師蘇建輝說,當年他在蓮華池山區作生態調查,隨行同伴發現一隻「怪怪蜻蜓」,經前農委會特生中心副主任彭國棟解釋,這隻長有觸角的蜻蜓不屬於蜻蛉目,而是屬於脈翅目的「長角蛉」或稱「蝶角蛉」。

 日月潭知名生態解說老師蘇健輝說,「長角蛉」既不是我們常看到的「蜻蜓」或「豆娘」,兩者也無親戚關係。蜻蜓得幼蟲叫「水蠆」,長在潮溼水域;長角蛉幼蟲是陸生的,成蟲傍晚才開始活動。他說長角蛉品種還算多元,多數體色以黃、褐色為主調,但也有人曾看過淡綠色的個體;相較於蜻蜓,學界對長角蛉的研究才剛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已有多位昆蟲學者投入研究。

 

 

 

 

發現台灣蝶角蛉的地方,另棲息一隻〝倭鋏晏蜓〞

 

倭鋏晏蜓(如果名稱有誤,請告知)

 倭鋏晏蜓:晏蜓科。本屬2種,本種雄蟲複眼青色,合胸背面綠色,合胸側視綠色,腹部第2節上下左右具綠色斑紋圍繞,中央具十字紋白斑,腹部黑色,各節端部及中間有綠色斑點。倭鋏晏蜓雌蟲外觀近似雄蟲,複眼黃綠色至藍色,腹部第2-3節較寬。(倭鋏晏蜓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站

 

 

 

 

〝桃葉珊瑚〞

 

桃葉珊瑚

桃葉珊瑚:山茱萸科
形態特徵:
1.常綠灌木,幼嫩枝條上有軟毛。
2.單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葉緣有疏鋸齒,長10–16公分,寬2–3公分。
3.單性花,圓錐花序腋生,雄花花萼齒狀4裂,花瓣紫紅色,卵形或披針形,花瓣及雄蕊均4枚,花盤四方形,雌花花萼卵形,齒狀4裂,花柱短厚,柱頭膨大。
4.漿果橢圓形,頂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柱頭。

生態習性:
1.分布中國大陸及台灣2000公尺以下森林,在杉林溪有少數零星分布。
2.桃葉珊瑚屬的植物台灣有2種,另一種是東瀛珊瑚(Aucuba japonica),其枝條無毛,葉厚革質,葉、花及果實均較大,分布海拔較高,它們的花和果都很特別而且細緻優美,都是有綠美化應用潛力的原生植物,值得珍惜並善加保護與利用。(資料取自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桃葉珊瑚

桃葉珊瑚拍自前往杉林溪牡丹園登山步道途中。(↑)

 

arrow
arrow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