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吻蟲

 廣州全城懸賞捉蟲 被咬會得「新型愛滋病」時間:2018/07/08 06:46 (取自蘋果即時

 中國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七月五日在微信懸賞捉蟲,呼籲當地民眾一起捕捉一種名為「錐蝽」的昆蟲,只要捉到,可領到每隻8元人民幣(約36.62元台幣)的獎勵。而中國學者提醒,被錐蝽咬傷後,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發病死亡率高,且沒有疫苗可預防,堪稱「新型愛滋病」。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周四,貼出一篇名為《我們需要你幫忙,找蟲!找人!》的文章,呼籲民眾一起「捉蟲」。文章指,被「通緝」的蟲,名叫錐蝽(triatomine),在廣州被稱為「木虱王」,是一種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一旦咬人,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嚴重傷害,潛伏期可長達20至30年,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到病症末期也沒有藥物能緩痛,因此專家把牠稱為「新型愛滋病」。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求民眾,拍下疑似錐蝽的照片後,再用有蓋容器裝好,記下捕獲時間和地點,並聯繫所在地的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為了怕民眾不知道錐蝽的「長相」,文中還補充,錐蝽頭部狹長似錐(所以叫錐蝽),成蟲體長約 2.5公分,身形呈橢圓形,尾部尖或平,顏色是黑或暗褐,腹部側邊有紅或黃斑。錐蝽的幼蟲和成蟲都會吸食人血,且專門叮咬人的臉部,喜歡挑皮膚較薄的地方「下嘴」,如:嘴唇、眼瞼等,所以也被稱為「接吻蟲」。

 根據上海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於2012年發表的文章介紹,美洲錐蟲會引起心臟、消化道及外周神經系統改變,病死率較高。近年隨著全球化,人口流動頻率增加,這種源自美洲的疾病,也開始向亞洲擴散。而錐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兩種,一是透過患者,或宿主錐蝽傳播給人類,二是透過輸血、器官移植等情況。由於潛伏期可達20至30年,確診率低。

 廣州疾病控制中心表示,錐蝽大多藏身於牆壁,或木造建築的縫隙等處,如:老舊木屋、花盆附近,牠會在夜間外出活動。因此晚上在靠近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雞窩等處可發現它們的蹤影。廣州佛山市順德區於2016年,曾發生了首起錐蝽咬人事件。目前,廣州全城懸賞找蟲,希望將危害降到最低。(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牠的名字聽起來很浪漫,但親吻的蟲子還帶有一種潛在的致命寄生蟲,這種寄生蟲絕對令人愉快。短語“接吻蟲”實際上是指Triatominae家族中的近十二種不同的昆蟲。現在在北美和南美洲發現,接吻蟲使它在戶外和室內都能回家,特別是在容易出現裂縫的不合標準結構中。

 親吻蟲子構成一種類似於蚊子的威脅,夜間昆蟲以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的血液為食,並且已知攜帶可能致命的克氏錐蟲(Trypanosoma cruzi)寄生蟲。然而,與蚊子不同,接吻蟲在其糞便中傳播寄生蟲,其必須進入受害者的血流以便進行傳播。

 眾所周知,親吻蟲會在人的嘴唇和臉上咬,受害者如果再用手擦拭,就會把昆蟲的糞便擦到眼睛裡。Triatominae對面部餵養的親和力使其成為“接吻蟲”的名稱。如果不及時治療,克氏錐蟲感染可能會變成一種令人討厭的南美錐蟲病病例,也稱為美洲錐蟲病。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最初的漸近,恰加斯可能會發展成一種慢性疾病,嚴重可能導致心臟和大腦的嚴重炎症。

 雖然藥物可以在早期階段消滅克氏錐蟲感染,但是沒有治癒疾病的晚期階段,也沒有疫苗。幸運的是,只有不到30%的感染者患上了這種疾病最令人虛弱的症狀; 大多數仍然感染,但沒有症狀。除了造成寄生蟲威脅外,昆蟲還具有病毒感。專家們認為,在美國南部最近發生的12起克氏錐蟲感染案例中,接吻蟲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目前社交媒體上正在討論這種情況。(轉載自為什麼你不想為親吻蟲而褶皺

 

 無論你有沒有昆蟲恐懼症,看到下面這種蟲,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不小心被咬了,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這種可怕的蟲子叫做錐蝽(Kissing bug),俗稱接吻蟲,別以為牠的名字很浪漫就放下戒備,當你知道牠傷害人的方式後,肯定會覺得毛骨悚然!

 這種接吻蟲喜歡吸食人血,是錐蝽病的主要傳染源,牠們會被人類呼出的氣體吸引,然後爬到人的臉上叮咬,然後將糞便排在傷口處,接著體內的鞭毛體寄生蟲就利用這樣的方式進入人體,然後在心臟附近大量繁殖,最後導致被寄生的患者心臟衰竭而死亡;美洲錐蝽病分為兩個階段,急性期在感染後兩個月,多數患者沒有症狀,慢性期寄生蟲則隱藏在心臟和消化道的肌肉中,造成心臟障礙、神經混合病變等症狀。接吻蟲一般都在晚上活動,任何人包括寵物從戶外進入室內時一定要清潔,牠們本來在南美洲盛行,但已經在不少國家蔓延開來,光美國就大約有卅萬人被感染,還有四百隻狗狗喪失生命。 (轉載自看到這種蟲要小心 不然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路資訊服務
    全站熱搜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