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山林鳥類 (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雪山栗背林鴝

 栗背林鴝(學名Tarsiger johnstoniae)為鶲科林鴝屬的鳥類,別名阿里山鴝,是台灣特有物種。分布於台灣本島,一般生活於山區海拔2200-3500米間的林下底叢中,常出現於林邊小徑的路上或灌木的頂枝上,罕見於開曠的地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玉山。

 臺灣特有種。雄鳥不會誤認,有一道亮銀色眉斑,黑色頭部及背部和橙紅色的領斑。雌鳥的顏色較暗沉,整體呈現褐色,背部帶灰色,腹部暗淡褐色,還帶有一點雄鳥蒼白眉斑的影子。白眉林鴝的外型相似,但體下較素淨,尾下覆羽淡黃褐色。棲息於山區,通常在林緣或森林線以上的開闊地。

大雪山栗背林鴝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1) 人氣()

白氏地鶇

 雌雄鳥同型。背面為橄欖褐色,各羽有黑色端斑及黃褐色次端斑;眼先棕白,具橄欖褐色羽端;耳羽棕白亦具黑端,耳羽後具一黑色斑;眼圈白色。飛羽黑褐色,外瓣緣及次級飛羽先端黃褐色,自第二枚次級飛羽始內瓣基端白色;翼下具一條淡黃白色帶斑;尾羽欖褐色,由中央一對向外側在色調上逐漸加深,外側兩對尾羽具白色端斑。

 頦、喉近白色,胸、腹及脇白色,各羽均具黑色端斑及白色次端斑,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整體外形與虎斑地鶇十分相似,但體型略大且背部色調偏淡。喙角褐色,先端色深,下喙基部色淡。跗蹠及趾淡肉色。

 保育等級屬於一般,白氏地鶇在繁殖地與度冬地的數量均不少,常單獨安靜的在地面覓食,遇干擾即就近飛上低枝,靜停觀察動靜,再有干擾則飛遠離開。度冬期間常安靜無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8) 人氣()

埃及聖䴉

 埃及聖䴉(音讀ㄒㄩㄢˊ)(學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名埃及聖朱鷺、埃及聖鷺、聖䴉、巫婆鳥,是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東南部及以往埃及的一種朱鷺。埃及聖䴉在古埃及備受尊敬,經常被製成木乃伊當做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徵。如今牠們也被引入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與臺灣,且在這些地區已成為強勢的入侵種。(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埃及聖䴉在樹上築巢,會與其他水鳥(如鷺科)一同生活。牠們很多時會在猴麵包樹上以樹枝築巢,每次產2-3顆蛋。 埃及聖䴉在沼澤濕地及泥濘出沒,有時會到訪農地及垃圾站。牠們主要吃魚類、青蛙及其他水中生物,包括昆蟲與螺類。 埃及聖䴉很靜,但有時也會發出一些鳴聲。

埃及聖䴉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2) 人氣()

栗尾椋鳥

 灰頭椋鳥:學名Sturnia malabarica,英名Chestnut-tailed Starling。全長約17–22cm,頭、胸及腹部灰白色,背及翅膀灰色,尾羽尖端為栗色,喙前端黃色、基部藍色。

 原產地:中國南部、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及印度東部。出現環境在海拔800m以下有樹木分布的開闊地、人工林或城鎮。

 生態特性:食性為雜食性,以花粉、花芽及出現於其上的昆蟲為主,喜歡在樹的上層覓食,僅偶爾到灌叢或地面覓食。八哥科中和樹關係最密切的種類之一,其出現和樹的開花週期有關,成對或是成群活動。繁殖期(2–7月)利用現成的樹洞築巢育幼,每窩3–5顆蛋。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3) 人氣()

灰斑鶲

灰斑鶲拍攝於台中都會公園;其實我對鳥類名稱不大熟悉,

而是看到有人架大砲拍攝,我才跟著拍,這隻灰斑鶲是愛鳥人士告訴我的。

灰斑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1) 人氣()

金剛鸚鵡

 金剛鸚鵡是大型彩色的美洲鸚鵡,分類入鸚鵡科當中的六個屬:金剛鸚鵡屬、琉璃金剛鸚鵡屬、藍金剛鸚鵡屬、Orthopsittaca、Primolius、Diopsittaca.金剛鸚鵡是鸚鵡科中體型及翼展最大的鸚鵡,但不能飛行的鴞鸚鵡體型則比金剛鸚鵡重。

 牠們的原生地是森林,特別是墨西哥、中及南美洲的雨林。金剛鸚鵡經常群體行動,一群的數量可高達30隻。金剛鸚鵡和鸚鵡的習性相似,牠們會用爪子抓食物吃,也會用鳥喙咬開堅硬的果殼。大部分的野生金剛鸚鵡正瀕臨絕種,故一些品種已開始有人工進行飼養。野生的金剛鸚鵡一般可活30–40年,人工飼養的金剛鸚鵡則可活長達60年。(金剛鸚鵡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金剛鸚鵡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

台灣噪眉(金翼白眉)

台灣噪眉(金翼白眉):學名 Garrulax morrisoniana。(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英文俗名:Formosan Laughing Thrush。

台灣的14種特有種鳥類中,畫眉科鳥類是其中最特別的,共有5種。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松雀鷹獵捕樹鵲

鳥生最悲慘下場莫過於被猛禽活逮,然後慢慢被撕裂的吞喫下肚。(↑)

松雀鷹獵捕樹鵲

文章標籤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0) 人氣()

  • Apr 21 Sat 2018 17:13
  • 燕鴴

燕鴴

 普通燕鴴:學名Glareola maldivarum,一般稱燕鴴,為燕鴴科燕鴴屬的鳥類。

 特徵:身體長約22厘米;頭頂和上體為褐灰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深叉狀如燕;喉部和上胸淡灰色而帶有一黑色半環;下胸向後,由淡棕黃色漸轉白色。

 習性:主食昆蟲,為蝗蟲的天敵,於飛行時用嘴兜捕,或自地面啄取;兼有燕和鷸的特性;卵產於地表稍凹處。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6) 人氣()

環頸雉

 台灣原生雉雞有三種,分布於中高海拔的有台灣帝雉、藍腹鷴,分布於低海拔的是環頸雉;帝雉與藍腹鷴皆為台灣特有種,環頸雉則與人類生活空間較接近,故有「草地明珠」之稱。

 去年為了拍攝環頸雉,專程開車遠赴台南沙崙農場,來回開車耗去了四、五個小時,而現在台中都會公園附近的農田已有環頸雉出沒,且範圍不廣又都近在咫尺,怎能錯過?

環頸雉 環頸雉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0) 人氣()

小啄木育雛

 看過小啄木鳥育雛嗎?牠不像五色鳥展翅飛舞的在樹洞前餵食,而是攀附在樹洞前,然後把頭伸入洞內餵食小鳥;小啄木育雛期間最怕受到干擾,母鳥如果受到干擾就會棄巢而去,雛鳥因此會餓死在洞中,所以看到小啄木育雛小鳥,千萬不要太靠近拍攝,以免危害到小鳥。

 保育團體表示,啄木鳥非保育鳥類,攝影者也沒有獵捕行為,只因太靠近拍照,造成啄木鳥棄巢離開,等於是間接殺害了小小啄木,所以希望喜好拍攝鳥類的人士能夠自制。

小啄木育雛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3) 人氣()

小啄木鳥

 小啄木是台灣體型最小的啄木鳥,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的原始闊葉林及針葉林,有時也會在次生林中發現牠們的蹤跡。由於體型小再加上羽毛和枯樹幹近似,因此需很留意才能發現到牠們。

 小啄木有樹醫生的稱號,牠們會吃掉躲在樹皮內的小昆蟲,啄食時以尾羽抵住樹幹,然後嘴喙猛敲樹幹。只要在樹幹聽到「扣、扣」的聲音,就會發現到牠們,模樣非常可愛。

小啄木鳥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

黃鸝鳥

 黃鸝鳥:黃鸝科 Oriolus chinensis,俗名黃鶯、高麗黃鳥、青鳥、金鶯、黑枕黃鸝。黃鸝生存主要危機來自棲地的消失或改變,目前已被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形態特徵:黃鸝體長約26公分,雄鳥全身大致呈鮮亮的黃色,兩翅及尾羽有黑色斑紋,其嘴呈紅色,過眼線為粗大的黑色,延伸至頭後方呈環狀;雌鳥形態大致與雄鳥相似,但過眼線較細,且體色略帶綠色。

 生物習性:黃鸝為留鳥、過境鳥。飛行力強,飛行呈波浪狀。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於樹林上層活動,其嘴粗厚有力,雖為雜食性動物,但以昆蟲、果實為主食,鳴叫聲有如笛音般清脆。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2) 人氣()

棕背伯勞鳥

 棕背伯勞分布的區域從哈薩克起,穿過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半島(除了東邊的國家,到紐幾內亞。中國、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台灣、菲律賓和馬來半島等地都有分布。主要棲息於常見於低海拔地區的疏林地,例槐、楓楊、泡桐、榆、柳、刺槐等喬木的頂端。

 棕背伯勞身長27公分,因下背至尾上覆羽紅棕色得名,伯勞鳥類都有強烈的領域感,方圓數十公尺內,閒鳥莫進。粗大有力的嘴,戢鬥力很強,稱的上是個小型猛禽。以蜥蜴、青蛙、昆蟲等小動物為主食。常把吃不完的食物掛在樹枝上,以備不時之需。(棕背伯勞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棕背伯勞鳥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0) 人氣()

冠羽畫眉

 2018年元月一日,幸福的開始:『珍視你擁有的;遺忘你沒有的。』

 新年的第一天,讓我的祝福像雪花飄送,讓我的問候像綿綿春雨,片片的花香,默默的祝福,句句的心內話,聲聲的關懷,連綴著滿心愉快,將快樂的音符送給你!

冠羽畫眉 冠羽畫眉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0) 人氣()

月輪鳥

就像電視節目「康熙來了」的男主持人一樣,一隻鸚鵡靜靜的站在主人的肩膀上…
非常乖巧的鸚鵡,全身是綠色的羽毛,和一般常看到的鸚鵡不太相同,
主人說牠的中文名是「月輪」,一歲半的鳥齡,她女兒花了1000元向同學買回家飼養
為什麼叫「月輪」?原來公鳥長大後,牠的脖子會有一道紅黑相間的環,因此稱為「月輪」。

 

〝月輪鸚鵡小檔案〞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3) 人氣()

白鶺鴒鳥

 白鶺鴒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的水域地帶或住家附近,牠們有一個很特別的俗名「牛屎鳥」!因為牠們常在新鮮的牛糞裡找寄生蟲以求得溫飽,所以人們便給牠們起了這個名字。

 白鶺鴒的俗名雖然跟「屎」有關,但牠們的外觀看起來可是相當高雅脫俗,牠們的身長約19公分,最主要特徵就是白白淨淨的臉頰又圍著一條黑色圍巾,全身羽毛顏色黑白相間、對比明顯。牠們主要以昆蟲為主食,不論是蟋蟀、小螳螂、蚱蜢、蛾類、菜蟲……都可以是牠們的餐點。

 鶺鴒科鳥類在飛行的時候,會拍幾下翅膀後將翅膀收起來,等身體下降到某一個程度時再繼續拍翅使身體上升,這種習慣使牠們的飛行路線看起來像波浪一般,而且牠們喜歡邊飛邊發出「唧唧、唧唧」的清亮叫聲。白鶺鴒常不停的在地面走動;停棲時,喜歡不停的擺動尾羽。(資料取自國光校園網站)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0) 人氣()


20170327白色栗尾椋鳥

 

栗尾椋鳥(↑),除了羽翼灰黑色外,全身潔白,非常漂亮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5) 人氣()

冠羽畫眉

 

好口愛哦!梳著龐克頭,叫聲非常悅耳,牠就是台灣特有種〝冠羽畫眉〞

牠的特徵就是頭上有暗褐色的冠羽,體長約12公分,常出現於海拔2000至2500公尺的溫帶林

冠羽畫眉不畏懼人,會發出似的「吐米酒-、吐米酒-」;好像在說To meet you!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1) 人氣()

大雪山藍腹鷴

春節哪裡走春?朋友捎來訊息說,大雪山的山桐子紅得恰到好處,鳥況多

於是選擇大年初二,去大雪山給鳥拜年;是〝給〞不是〝向〞哦

誰知諾大的森林公園,只有〝藍腹鷴〞堅守崗位,其他的鳥都回娘家或出外遊玩了

wujipix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6) 人氣()